一、广东省汕头贵屿镇
呵呵~~贵屿虽然说有八景 但多是庙宇之类 乐趣应该不大 要好玩实在好像没有 不过倒推荐农历二月中可以来贵屿看看 有游神节 街路棚 是贵屿一年中最大的节日 倒是有些民间的东西可以看看 欢迎来玩
至于吃的 贵屿朥饼是很有名 你要想试下也行 但不好吃 其他的其实跟其他汕头小吃没什么差 猪脚圈 无米粿 肠粉 牛肉丸 蚝烙 丝瓜烙 马蹄烙 这些潮汕人应该都吃过了吧~~
二、制作各种肉丸的具体步骤
常见的有瘦肉丸
主料:猪肉馅半斤、香菇1两
调料:老母鸡汤口味浓汤宝半粒、淀粉(10克)2茶匙、油少许、香葱粒少许
做法步骤:
1、准备好所有食材
2、将事先准备好的肉糜放入一个容器中。香菇洗净后切成碎末,与肉糜放在一起混合均匀
3、将家乐老母鸡汤口味浓汤宝、淀粉、约30ml水放入肉糜中,充分搅拌均匀直至看不到大块浓汤宝颗粒
4、另取一个空盘子,将少量油覆盖在盘底,然后再将搅拌好的肉糜捏成丸子,铺在盘子上
5、锅中烧开水煮沸后,放入锅中隔水蒸8分钟后取出即可。
汽锅肉丸:
主料:五花肉末150克、香菇30克
调料:蚝油10克、盐2克、淀粉20克、清水500毫升
做法步骤:
1、首先需要将香菇切末
2、然后再倒入五花肉末、香菇末、蚝油、盐、淀粉,搅拌均匀
3、再之后馅料揉成丸子
4、紧接着倒入清水,放上丸子隔水,大火蒸20分钟即可
三、女41岁 晚上能不能喝姜汤 能不能用瓷煲来煲姜汤?
潮汕菜:丝瓜姜汤做法|菜谱|制作方法-湿热体质人能否吃红糖姜汤?内科-产后营养:姜汤,甜醋猪脚姜汤不知是否胃寒,喝姜汤可以吗?内科-四个月的宝宝可以喝姜汤和梨汤吗-儿科-
四、请问小苏打水的潮汕话是不是叫“白饼药”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以前潮汕经常有用一种食用碱就是小苏打,潮汕话叫“白gi”(gi是拼音,但如果要读得准的话,这个i要发出鼻音,这样才是潮汕话的发音,不然发出来的音跟“机”是一样的,读第一声),如果你说小苏打水应该是说药水吧,这个应该要点都有卖的,你直接说小苏打水就行了,药店的他们肯定知道的,毕竟小苏打较碳酸氢钠的叫法已算通俗了。
五、潮汕衣着有什么特色
①衣着
潮汕位居祖国南方,年平均气温21-22°C,可以说是长夏无冬,故衣着有其地方特色,因气温较高,颜色选择多为白色、浅蓝色、浅灰色、淡玉色,以适应春夏秋三季,潮汕又属水乡,温度较高,故衣着选料以质薄松水,通风透气,如土特产的麻布、苎布、素色棉布。虽有买盖棉裘面和做长裤的黑色布,但每年穿着时间不长,重料衣服如呢羽,优质衣服如丝绸绫缎,是富户才买得起,但也只在节日会客时才穿,俗叫做皮衫。解放前是男多着唐装,女多穿大筒衫。工农劳动者则工作时,短裤尘,短袖衫(或赤臂膀)、水布围腰。水布既可擦汗,又可作浴布,还可中间休息作布席,故人皆喜用。耕海渔民,为抗风吹日晒,多穿薯莨衫,短裤尘。薯莨衫是用白棉布以薯莨(植物根块)煮汁染制裁成,不渗水,耐用易干,阻阳光辐射。潮地多雨,人多喜弃木屐,木屐制作很精巧,形式颜色多样,初穿棕绳,后钉牛皮,到有橡胶应用时才钉橡皮,清《南粤笔记》有‘“潮州所制拖皮(即木屐)为雅”的记载。这可说明清代潮州的木屐制作工艺,已有一定的声誉。潮人还把穿红皮屐为好采头,孩子入学要穿红屐,传说林大钦穿屐上学,后中状元,红皮屐换乌靴,人们也希望儿孙入学之后,将来会寸进,也“红皮屐换乌靴”,十五岁出花园,也要给孩子穿红屐,盼他自立行红运。衣着随着社会发展,经济变化而缓慢的沿变,解放后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四时衣着布料大变,丝绸毛呢羽已为不少人作四季衣裳,男多穿西装或中山装,女穿对襟衣或连衣裙,西装裤加外套。渔工也穿莨纱莨绸(俗称香云),渔轮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用机械撒
网起网之后,渔民多穿中山装了,南方皮衣本需要者少,但经济发展,赶时尚潮流者日多,故皮衣也成为人们衣着一部分了。脚着木屐已被淘汰,5O年代以橡胶水陆鞋为时尚,继而代以泡沫人字拖。现各式人造革鞋或塑料鞋拖深入到各家各户中。布鞋、皮鞋城乡已为普遍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