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洛阳老八件
老八件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其历史悠久,口感独特,营养丰富,品种繁多,为探亲访友馈赠之佳品。有以下几种:
(1)开口笑
为洛阳的传统美食之一,历史悠久,此点心又称“笑口枣”。经过油炸裂一大口,形如开口大笑,故名开口笑。
(2)金麻枣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是由糯米、白糖、饴糖、花生油、芝麻为原料,经过三道工序精制而成。皮酥而脆,稚嫩而甜,富有韧性,独具风味。
(3)蛋黄酥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其特点是色泽金黄,切面平整,厚薄均匀,口感酥松,味道纯正,蛋香浓郁,营养丰富,是早餐茶点的理想选择。
(4)美麻酥
又名为芝麻锅巴,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倍受大家喜爱,其特点口感酥香,营养丰富,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精心制作,使芝麻酥更加香酥可口。
(5)双麻酥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面上贴着芝麻,口感酥、淡甜、最关键的是不腻,如口即化。堪称美食,历来是点心中的上品。食客们的爱物。
(6)甜咸饼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历史悠久,其色泽鲜艳,形如螺纹,咸甜适口,芝麻的香味加上油和面混合的酥酥的感觉,给你带来说部出来的美味。
(7)蛋卷酥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历史悠久,采用传统工艺精制而成,色泽金黄,香甜酥脆,入口即化,营养丰富,浓郁的鸡蛋香味,配合芝麻的点缀,别具风味。
(8)蜜三刀
为洛阳传统美食之一,历史悠久,蜜是饴糖,
二、洛阳十大汤是哪些?
洛阳四面环山,处盆地,雨量少,故民间饮食多用汤类,以抵御气候干燥寒冷。不论是早上,中午或者晚上洛阳人都爱喝汤,洛阳人最自豪的国宴:水席24道,也终归是汤。所以洛阳的饮食文化浓缩来说就是一个字:汤。
洛阳人爱喝汤的起源,现在已经难以考究。有说法是追溯到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带来的饮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估计没有哪座城市象她一样视汤如命,一月半载不吃肉行,一天不喝汤那可要了老命了~~~一天三顿饭,顿顿不离汤,咸汤甜汤早晚搭配~洛阳人很能喝汤。有人粗略估计了一下,一天大概能喝掉一个游泳池的汤。常喝汤的人,当地俗称叫“老喝家”。洛阳有二三十种汤---羊肉汤、牛肉汤、狗肉汤、驴肉汤、杂肝汤、胡辣汤、豆腐汤、小碗汤、凉粉汤、粉丝汤、不翻汤、丸子汤等等...洛阳的本土小吃是汤的世界,汤的王国。汤如黄河水一样泛滥,渗透到洛阳的城市民间大街小巷,山区平原,处处是汤的身影。老洛阳人把吃饭叫“喝汤”,可见汤在洛阳的盛行,已经渗透到洛阳人骨子里了,而且物美价廉,便宜实惠,还可以免费加汤,让你喝个够,喝的疯狂,喝的忘我。
三、洛阳什么好吃
1、洛阳水席啊……最好去真不同……吃了就忘不了了。
2、中央百货后面街里的小巷锅贴(文化遗产了),挺棒的,前两天刚去过^_^
3、前一位说的,都是……而且都很好吃……(本人是不是有点贪嘴)
4、还有各种各样的汤泡馍(丸子汤,牛肉汤,驴肉汤……)
5、马坡烧烤……真的很多了这里只是小部分……呵呵,真的好想再去吃……
四、写一种洛阳的小吃
洛阳水席 洛阳水席为华夏十八种菜系中豫菜内一大名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因为以汤见长,故名“水席”。“水席”中的菜肴有素,素菜荤做,有冷有热,咸甜酸辣,口味各异。水席共有二十四道菜,先上八个饮酒凉菜(四荤四素),接着上十六个热菜,热菜由大小不同的青花海碗盛放。除四个压桌菜外,其它十二个菜,每三个味道近似的为一组,每组各有道大菜领头,并带两个小菜,叫“带子上朝”作为配菜或调味菜。吃完一道,再上另一道,如行云流水。“水席”中的第一道菜由萝卜丝做成,因类似燕窝风味叫“燕菜”。在上第四道菜时,应上甜菜或甜汤,在上主食时,接着上四个压桌菜,即汤菜,最后一道压桌菜是酸辣鸡蛋汤叫“送客场”表明菜已全部上完。今人又发现唐时袁天罡看出武则天将称帝,因天机不可泄漏,就发明这二十四道菜,预示武氏一生,初名武后宴,宋后改为洛阳宴席,老百姓称官场儿。旅游业发展以来,人们称其为“洛阳水席”。 牡丹燕菜 用白萝卜切成细丝,配以种种佐料,经过数道工序加工而成,清爽可口,为古今洛阳一大名菜,也是洛阳水席中最出名的一道菜。传说唐代武则天时,洛阳东关长一特大萝卜,长约三尺,重达几十斤,农民视为奇物,进贡宫廷,御厨经多道加工,并配以山珍海味,制成汤羹,武则天食后赞不绝口,因感激当年在长安感业寺食萝卜救命之恩,即赐名“义菜”。宋以后改称“燕菜”,后流传至今。也有传说是古时大灾,御宴也只有萝卜为材料,皇帝早已吃腻,令御厨做出别样菜肴,御厨为了保住脑袋,用萝卜创作出一道完全没有萝卜味道和感觉的菜,皇帝尝后大喜,随后流传至民间。 浆面条 它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浆面条的原料豆浆,是制作粉丝的绿豆浆。将做绿豆粉时渗除的豆浆置于一定温度下,使之发酵变酸,再加温到八十度左右,使液面产生一种蘑菇状浆沫,加入少量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时,把面条下入,拌面糊使之成糊状,最后放入经调制的芹菜、韭菜、辣椒油、葱花、大绿豆以及盐,吃起来味道极佳,增进食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