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庙国子监一日游指南孔庙国子监博物馆指南
1.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门票价格:
- 成人票:30元/人
- 半价票:15元/人(适用于中学生和大学生,凭有效证件购买)
- 免费票:儿童身高1.2米以下、残疾人、现役军人、老干部等凭有效证件可免费参观
2.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历史:
- 首都博物馆成立于1953年,1981年对外开放。
- 1999年,新馆建设启动,2001年奠基,2006年正式开馆。
- 2007年,被人事部和国家文物局授予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3.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周边建筑:
- 包括松堂斋民间雕塑馆、永和宫、北京国子监、永和山庄、大明插曲、仲博藏博物馆等。
4. 孔庙和国子监的旅游攻略:
- 国子监免费开放,孔庙需购买门票,票价30元,学生证半价。
- 位于雍和宫对面巷子内,可一同游览。
5. 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简介:
- 国子监始建于元朝,是元明清三代最高学府和管理教育的行政机构。
- 建筑群保留完整,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6.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开放时间与规定:
- 博物馆每日9:00-18:00开放,不允许烧香。
7. 孔庙国子监游览时长与建议:
- 国子监位于安定门成贤街,是古代职业教育机构,最高学府之一。
- 建筑群遵循左庙右校的布局,孔庙始建于1302年,国子监建于1306年。
8. 孔庙国子监游览路线与预约:
- 提前一天在官方网站或微信平台预约,持身份证和健康码购票。
9. 孔庙国子监博物馆地址信息:
- 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5号,毗邻夫子庙。
10. 孔庙国子监参观指南:
- 感兴趣佛教文化可游览雍和宫,关注教育和科举历史则应去孔庙国子监。
- 雍和宫是雍正帝和乾隆皇帝的出生地,具有历史意义。
- 孔庙国子监是古代最高学府,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二、雍和宫孔庙国子监游览路线,国子监旅游路线介绍
雍和宫、孔庙、国子监游览路线及国子监旅游路线介绍如下:
雍和宫、孔庙、国子监游览路线:
地铁5号线到达雍和宫:乘坐地铁5号线直达雍和宫站,从C口出站即可进入雍和宫游览。
雍和宫至国子监、孔庙:游览完雍和宫后,从正门出,沿着对面的街道向西走,即可到达国子监和孔庙。这两处景点紧邻,可一并游览。
国子监旅游路线介绍:
到达国子监:
如从雍和宫出发,沿雍和宫大街向西,左转进入国子监街即可到达。
如从北京西站出发,可乘坐65路公交车至三里河站下车,换乘13路公交车至雍和宫站下车,然后沿国子监街向西走即可到达。
国子监游览:
国子监内包含孔庙,两者紧密相连,可一并参观。
游览时可重点参观国子监的牌楼、集贤门、大成殿等标志性建筑,了解中国古代的教育文化和科举制度。
后续游览:
游览完国子监和孔庙后,可继续向南走,到达鬼街品尝当地美食。
或选择乘坐公交车或打车前往其他景点,如自然博物馆等。
注意事项:
游览时请注意保护文物古迹,遵守景区规定。
如有需要,可提前查询并购买门票,以免现场排队等候。
建议穿着舒适的鞋子,以便长时间步行游览。
三、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门票多少钱?
夫子庙和国子监博物馆的内部建筑都保持了皇家风格,规模其实是巨大的。整个博物馆的空间结构和层次布局采用了古老的阴阳风水理论。内地有大量精品文物,是个参观的好地方。这是博物馆门票的详细信息。
门票价格:30元/人
半价票政策:外地老年人凭老年证票价15元/人;全日制大专、本科学历学生凭本人有效学生证享受15元/人。
免票政策:6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残疾人、现役军人、中小学生、北京见义勇为人员凭有效证件免费参观;身高1.2m以下(含1.2m)或6岁以下(含6岁)儿童免费。
未成年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含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需由监护人陪同参观博物馆。
:门票及参观注意事项
1.疫情期间,博物馆取消了预约周三免费参观的政策。
2.疫情期间,北京市总工会不会支持京卡免费就诊。
3.疫情期间,锦绣江山旅游年票暂不支持。
疫情期间,博物馆按照正常售票政策售票。
4.每日限时180人,要求所有参观人员分时段在实名登记系统进行网上预约(包括符合免票政策者和3岁以上儿童)。游客须至少提前一天通过官网、夫子庙与国子监博物馆、微信微信官方账号进行网上预约,并根据提示内容填写相关信息。游客可在次日起7天内预约,每日预约已满。每个身份证号每天只能预约一次。不接受团体预约和现场预约。
孔庙简介
夫子庙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个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是仙石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寺。前院东侧有碑亭、神厨、省祭亭、井亭。有一座碑亭,西边有一座寺院,还有一扇通往国子监的朝拜门。
两侧是元明清进士碑刻198块,刻有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等级,是研究我国科举制度的珍贵实物资料。
程门城外有甘龙石鼓和两块与之相关的清代石碑。中级人民法院的主要建筑有东西环和十三御碑亭;后院崇圣寺是一个独立的院落,组装成一个完整的北京夫子庙古建筑群。
孔大城门
寺庙大成殿
庙进士碑林
北京国子监简介
国子监是元、明、清三代建立的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机构,又称“太学”、“郭雪”。建于明永乐二十四年(公元1287年),正统年间大规模翻修扩建。清乾隆四十八年,又增加了一批“碧涌”皇家建筑,形成了现在的规定。
国子监整个建筑坐北朝南,是一个有三个入口的院落,占地27000多平方米。中轴线上排列着集贤门(大门)、太学门(二号门)、琉璃牌楼、碧雍殿、义伦殿、静宜阁。在古代国子监学习的学生被称为“郭健生”。
国子监不仅接收中国各族学生,还接收外国学生,为培养中国各族人才、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子监主楼历经700多年仍保存完好,是唯一保存完好的古代最高学府遗址。国子监历史悠久,建筑风格独特,文化内涵深厚。
国子监刘力牌坊
国子监笔咏堂
十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