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最长的峡谷内,藏有千年古村和古寺,已在旅游发展中
如果说,湖北秭归县的石柱村是一幅写意的中国山水画,那么同样位于秭归县的西陵峡村则是一幅壮阔生动的写实风光。
但不论是石柱村还是西陵峡村,听闻者甚少,还处于“鲜为人知”的 旅游 发展中。
西陵峡村位于秭归县屈原镇西南方向,是屈原镇的南大门,334省道横穿而过,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屈原镇,这是一个有 历史 味道的名字,秭归作为屈原故里,其出生地就在屈原镇。
屈原镇地处长江西陵峡的牛肝马肺峡和兵书宝剑峡之间,地跨长江南北两岸。
作为是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屈原的诞生地,屈原镇文化底蕴深厚,峡江文化丰富多彩,却因藏得深而鲜为人知。
作为屈原镇最具代表的西陵峡风光,可谓是震撼人心。
西陵峡以其航道曲折、怪石林立、滩多水急、行舟惊险而闻名,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峡谷。 北宋欧阳修曾留下“西陵山水天下佳”之名句。
在西陵峡南岸,有一个恬静、古老的村庄,西陵峡村,是屈原文化和峡江文化交汇地。
西陵峡村国土面积13.4平方公里,森林覆率82%,在2020年8月26日,入选 第二批全国乡村 旅游 重点村 名单,峡江文化于此已沉淀、传承了上千年。
虽说西陵峡村要进行 旅游 开发,但当我们沿蜿蜒盘山路一路向下,当高峡平湖风光尽收眼底时,正在 旅游 开发中的西陵峡村仍是散发着原始、自然、质朴的气息。
西陵峡村,观其名,得其势,与九畹溪镇的石柱村的诗画意境不同,西陵峡村充满壮阔与俊雄。
虽然版图面积并不大,但面朝长江,与链子崖相伴的地理位置彰显出其气势之格局,它地处长江三峡西陵峡核心区,因西陵峡而得名,尽显西陵峡险峻秀丽风光。
西陵峡村坐拥链子崖、牛肝马肺峡、兵书宝剑峡三大著名景点。
其中,闻名中外的两大地质灾害:新滩大滑坡和链子岩工程治理令人叹为观止,既是对大自然产生了无限敬畏,也对当下工程充满了敬仰,危岩治理堪称奇观。
但就在这样的一个“豪气”的自然风光中,西陵峡村也有着它自己的小情调。
走进村内,只见白墙黛瓦,木格门窗,美丽村落犹如是一个“避世”的 旅游 小镇,夜宿漫云一号民宿,文艺青年的小调油然而生。
沿着新修的滨江步游道一直通向链子崖山脚之下,大气磅礴的峡江风光令人心旷神怡。
江中千帆飞驰,两岸橘林遍坡,黄绿相映,硕果累累,峡风阵阵,醉人心扉,奇险的景观与悠久的人文 历史 教人流连忘返。
西陵峡村地处北纬30 ,独特的峡江小气候造就了该地水果的独特风味。前往链子崖的路上,脐橙的香气弥漫开来,一直延伸到景区深处。
链子崖原名“锁住山”、“锁山”,相传有神力关锁,历久不坠,谓之锁山,是一个集登山、揽胜、探险于一体的自然风景区,景区内有“祝融”雕像、“桔颂园”、归乡寺、瓦岗寨、招魂台等大小景点百余个。
其中,我对归乡寺的兴趣颇大(这完全源于我个人对佛教 历史 、佛教建筑的兴趣)。
归乡寺因纪念屈原归乡而得名,迄今已有1700多年 历史 了,是三峡地区 历史 最悠久、文化内涵最丰富的古寺,也是三峡地区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千年古寺。
归乡寺依悬崖峭壁而建,立足崖上,伫立在归乡寺前,西陵峡风光、高峡平湖胜景尽收眼底,一览无余。
而那充满脐橙香气的西陵峡村,远远望去,像是在一幅画中。
湖北的风景名胜有哪些
湖北的风景名胜如下:
1、木兰山风景区
木兰山景区是千年香火圣地,其宗教活动始于隋唐、盛于明清,佛道两教共处一山,每年海内外香客游人络绎不绝。已被列为国家重要景点之一,进入全国假日旅游信息预报系统。
木兰山作为国家地质公园,广泛分布着有7亿5千万年历史的蓝片岩。 景区常年举办国际A级赛事全国山地户外挑战赛和木兰庙会、木兰山登山节。
2、秭归屈原故里
屈原故里景区,即屈原故里生态文化旅游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毗邻三峡大坝且直线距离为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
其保护区主要内容包括以屈原祠为主的屈原纪念景区,以新滩古民居、峡江石刻、峡江古桥等为重点的三峡古民居区,以及屈原文化艺术中心、滨水景观带等景点。
3、恩施大峡谷
2010年10月1日,恩施大峡谷对外开放。恩施大峡谷已开放七星寨景区全线及云龙地缝部分景区。七星寨开放面积7.2千米,天坑、地缝、绝壁、峰丛、岩柱群、溶洞、暗河等地质景观一应俱全,被称为“喀斯特地形地貌天然博物馆”。
2015年7月,恩施大峡谷被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称号。
4、三国赤壁古战场
赤壁矶头临江悬崖上,又石刻“赤壁”二字,相传为周瑜所书,故也有人称此地为“周郎赤壁”,是赤壁现存最早的文化遗迹。周郎石像,傲对长江,壮志满怀指点江山如画;诸多豪杰,齐聚赤壁,让这一方土地借周公瑾之势一飞冲天,在历史长河中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5、鸣凤山景区
其始建于南北朝梁武帝时期,距今1500多年历史,并与武当山全真派一脉相传,自古就有“武当远、鸣凤险”的说法。
“凤鸣山景区是我区集仙姑传说、道家胜地、自然风貌于一体的胜景福地,也是上虞老百姓最深刻的文化记忆,如何整合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显得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