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不能介绍下万州流碑池
万州简介
三峡库区最大的移民新城―万州
【万州概貌】重庆市万州区地处四川盆地东缘,重庆市东北边缘。自东汉设县至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北周设万川郡。唐、宋改郡设万州。明洪武六年改称万县。1935年设万县地区。1992年设四川省万县市,辖8县3区,1998年改设重庆市万州区。现辖龙宝、天城、五桥3个移民开发区,14个街道办事处、32个镇、45个乡。幅员面积3457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面积23平方公里。2000年末总人口168万。 素有“川东门户”之称的万州,自古就是川东、渝东、鄂西、陕南、黔东北的物资集散中心和水陆交通枢纽。千百年的沧桑变幻和劳动人民的艰苦 奋斗,使万州发展成为长江沿岸的十大港口城市之一、长江上游重要的工商业城市。设立重庆直辖市后万州成为重庆市内仅次于重庆主城区的中心城市。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长江经济带的形成,特别是三峡工程库区大规模移民搬迁和开发建设,形成了巨大的投资市场、物资市场和消费市场,给万州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使万州成为中外瞩目的投资热点地区,为古老而年轻的万州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较好的物资基础,将有利于万州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力合理布局,实现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168万州人民将高扬发展主旋律,力争通过5至10年的努力,把万州建设成为三峡库区最发达的交通运输网络中心,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最优的科教文卫金融信息中心,功能最完善的旅游服务中心,重庆市新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工业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基地,经济发达、社会文明、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的重庆市第二大城市。
【自然资源】万州物华天宝,地上地下资源十分丰富。岩盐远景储量2860亿吨,天然气控制储量2000亿立方米以上,煤、铁、石灰石、石膏矿也十分丰富。境内全部水资源总量20.5亿立方米,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2.36万千瓦,可开发量15.88万千瓦。桐油、柑橘、蚕茧、茶叶、烟叶、榨菜、生猪、山羊板皮质优量大,在全市、全国占有重要位置。林草资源丰富,开发潜力大。
【旅游资源】万州区地处全国 11 条主要旅游线之一的长江三峡风景名胜区中部,为巴蜀四大旅游城市之一。现有旅游资源单位 130 余个,旅游小区 13 个,其中市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2 个,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 处,市级森林公园 4 处。主要人文景观有:西山碑、鲁池流杯(曲水流觞)、天子城(天城倚空)、驸马坟、甘宁墓遗址、虬溪书院(演易台)遗址、西山公园、太白公园(西山夕照)、新宝塔、旧宝塔、木枥观等。主要自然景观有:甘宁青龙瀑布、盐井龙洞、岑公洞(岑洞水帘)、龙泉洞、白水溪、潭獐峡、天仙桥(仙桥虹济、又名石琴响雪)、蛾眉碛(蛾眉碛月)、千斤石(金岛印浮,又名玉印中浮),都历山(都历摩天),大垭口、乌龙池森林公园、戴家岩、泉活、贝壳山避暑山庄。全区有三星级旅游饭店 1 家,二星级旅游饭店 6 家,涉外旅游船和国内旅游船 15 艘,旅行社 7 家。 1999 年接待海内外游客 94 . 65 万人。
【基础设施】水运:长江横贯境内83公里。万州港是长江十大港口之一,年吞吐量200多万吨,是国家二类水运口岸。万州正在建设长江上游最大的深水港,年吞吐量1500万吨以上,可常年通行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建成后,其港口地位更为重要,必将成为长江上游水运枢纽之一。 公路:境内公路密集,以318国道和省道万忠(县)、万云(阳)、万开(县)线为主干,与10多条乡镇公路形成路网,通车里程1319公里,年货运量900万吨,客运量4000万人次。正在兴建的重庆至万州高速公路将在2003年前全线通车。“十五”期间还将建设沿库区高等级公路。 铁路:由四川达川至万州的达万铁路已铺轨通车,成为西北、西南部分地区进入长江到东南沿海的最佳捷径。同时国家已经正式确定建设万州至湖北宜昌的万宜铁路,并将在“十五”期间动工建设,届时万州铁路将与全国铁路形成联网。 空运:距城区中心10公里的4C级万州民用机场正在加紧建设,2002年建成通航后,可全天候起降波音737、757飞机。 能源:全区现有电力装机容量17.9万千瓦。还有一批电力项目正在兴建。地方电力和三峡工程强大的电力将满足万州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相互协调的三级输变点网络和城乡供电网络已经形成。 通讯:通讯实现了程控化、数字化、光缆化。全区现有市话容量27.6万门,城乡电话普及率8.9%,移动电话用户12.24万户。 供水供气:自来水日供应能力12.7万吨,年供水量达到2000万吨,天然气年供应量2100万立方米,用气普及率在60%以上。 海关:万州是我国最早的对外通商口岸之一,1917年正式设立海关,建国初期撤消。1998年恢复万县海关,并建立了商检及动、植物检疫机构。
关于扬州园林的详细介绍
扬州园林素负盛名,《扬州画舫录》有“杭州以湖山胜,苏州以市肆胜,扬州以园林胜,三者鼎峙,不分轩轾”之句,后来,经过多次变乱,扬州园林很多都荒废了。但是,直到现在还保留着一些很有特色的、秀丽多姿的园子。有人认为,扬州园林是北方皇家园林与南方私家园林之间的一种介体,其原因一是清帝南巡,四商杂处,交通畅通;二是南北园林匠师技术交流的结果。扬州园林既具有皇家园林金碧辉煌、高大壮丽的特色,又有大量江南园林中的建筑小品,自成一种风格。
自古以来,扬州就素有“园林多是宅”的说法。其数量之多,构筑之精,远非其他地方可比。而且,扬州园林的构筑除循前人之法,更力求于变化和因地制宜,故而形成地方特色:规模可大可小,大者如影园有数亩,小者如容膝园,仅十数步而已。当然,由于城内房屋鳞次栉比,空间有限,故住宅园林多为小中见大,妙在局部的精微变化。
扬州园林主要是以名园著名,名园则以叠石取胜,其中个园四季假山尤其有名。 个园建于中国的清朝中叶。因园主爱竹,园内遍植竹子,因竹叶的形状象 “个”字,故以“个园”名之。
个园总面积约30亩,布局巧妙,曲径幽深,引人入胜。在个园里,造园工匠们选用褐黄石、太湖石、雪石和状如竹笋的石笋,叠成四组假山,表现春夏秋冬四季景色,称为四季假山。春景, 在竹丛中选用石笋插于其间,取雨后春笋之意。夏景,是在浓荫环抱的荷花池畔叠之以湖石,夏山苍翠而如滴从而使人感到仲夏的气息。秋景则通过坐西朝东的黄山石来表现。长达五十米的黄石山峰峦起伏,山热雄伟,登山四望,使人有秋高气爽之感。冬景是用 白色的雪石堆砌,象征隆冬白雪。
寄啸山庄,俗称何园。在这个清末光绪年间扬州何氏家族的私家园林,随处捕捉到的,是开放和明快。楠木大厅,代表着整个园林脸面的对外交往正式常所,对它的处置手法,让人不得不惊异曾游历法国的园主何芷?锏募嫒莶⑿睿?甚至可以用“追求新潮”来形容。整个大厅面积达160平方米,在中国传统厅堂建筑的形式上融入了西洋建筑理念和表现手法,高大庄重的建筑构架上配以四围通透开放、装饰华丽的玻璃墙面,你感受不到中式厅堂的封闭、古板和沉闷,充溢着的是敞亮和跳跃的气息。
再看园主人阖家居住的二层砖木结构的玉绣楼。中国传统的串楼,四周以上下两层回廊、内外廊复道,围出院落;而楼内的房型设计、楼外立面的装饰、印着“益寿延年”四个字的法国进口铸铁栏杆、百叶窗似的窗户和房门,却处处洋溢着法式风情。甚至一面镶嵌在东西花园之间复道上的花窗,造型阔大的几何菱形的花式非常少见,明显地在任何一个地方也想透露出精致的气宇轩昂。
这种开放、明快和大气,如用南北建筑风格的不同来划分,似乎远没有士、商不同的审美情趣以及经济背景来划分更恰当。明清时代的扬州是交通枢纽,江南的经济中心,集散盐曾达10亿公斤的盐业集散地,富商巨贾云集、挥金如土的繁华之都。当时的扬州,就像现在的上海,“海纳百川”。盐商的私宅也自然染上奢华大气之风,建筑风格也“海纳百川”,但扬州盐商们并没有中断对中国传统“士”的文人精神、审美情趣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