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甘南旅游一般都去哪几个景点,自驾好还是跟团好
自驾游肯定比跟团好,或者几个人不开车,包车去,包车可以在淘宝约,也可以找客栈、酒店,或者分段包车。由于甘南地广人稀,景点分散,交通不便,同一景区内部,不同景点彼此间距离也相差较大,有条件的话还是建议自驾游出行,便捷自由。
景点的话,主要为以下几个:
1. 拉卜楞寺,全世界最有名的藏密学院,拥有全世界最长的转经廊、寺院区及一般的佛殿免费开放;正殿(闻思大殿)区域门票40元贡唐宝塔20元/人。
2. 扎尕那,位于甘南州迭部县益哇乡,是隐藏在崇山峻岭中的一个藏族村落,半山坡上的村落、藏式榻板木屋,鳞次栉比,层叠而上,嘛呢经幡迎风飘扬,村庄四周都是未经旅游开发的奇异山峰,最高山峰海拔4500m。
3. 郎木寺,是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下辖的一个小镇的名字,一条名曰“白龙江”、宽不足2m的小溪从镇中流过,小溪的北岸和南岸有两座寺,分别属甘肃省碌曲县和四川省若尔盖县所管辖,两座寺在这里隔“江”相望,合称郎木寺。横穿四川甘肃两省的小镇,被誉为“东方瑞士”。郎木寺30元/人(包括天葬台),格尔底寺30元/人(包含纳摩峡谷),红石崖免费。赛赤寺入口处有厕所,1元/次
4. 尕海湖,是一个未被开发的处女湖,尕海汇集山丘的流水,经舟曲注入洮河,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牧场的状况。藏语称尕海为“措宁”,意为“牦牛走来走去的地方”。甘南第一大淡水湖,花的海洋,候鸟的王国
5. 桑科草原,位于夏河县城西南1公里处,是桑科乡达久滩(跑马滩之意)草原的一部分,为四周群山环抱,中间开阔平坦的高山草原。在野花盛开的季节里体验藏族的民俗和生活
6. 玛曲黄河第一弯,玛曲为藏语,意为“孔雀河”,即黄河的意思,是全国唯一以黄河命名的县,以黄河第一弯而闻名。此景点并非大多游客熟知的唐克九曲黄河第一湾景区,而是玛曲黄河大桥旁黄河的拐弯。
7. 贡唐宝塔,位于拉卜楞寺西南角,因塔内供有从尼泊尔迎请来的无量光佛像而闻名。登塔可俯瞰拉卜楞寺全貌,是众多摄友偏爱的地方,也是拉卜愣寺香火最旺的地方之一
8. 天葬台,甘南地区的天葬只在郎木寺进行,并且允许游客参观。郎木寺天葬台位于赛赤寺院西北300多米处,是安多地区最大的天葬台之一,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二、舟山除了普陀山哪个景点最好玩,亲们给点建议
舟山除了普陀山意外,还有以下景点:
1. 东极岛
中国最东面的岛屿,是大地第一缕曙光照耀地
这里还包含景点: 庙子湖岛 青浜岛 东福山岛 黄兴岛 西福山
2. 枸杞岛
舟山列岛中的第二大岛,岛东端有枸杞沙滩非常迷人
这里还包含景点: 山海奇观 大王沙滩 枸杞沙滩 小西天 庙干沙滩 四岙沙滩 龙泉沙滩 三礁江大桥
3. 朱家尖
舟山群岛的第五大岛,集沙景、石景、海景、佛景于一体
这里还包含景点: 国际沙雕艺术广场 乌石砾滩 大青山景区
4.沈家门渔港
中国最大的天然渔港,天然避风良港,渔灯齐放,繁星如织,美不胜收
三、甘肃舟曲在哪个地方
舟曲县,位于甘肃南部,甘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百度地图
四、舟曲周边适合亲子游的景点有哪些?
舟曲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是一个风景秀丽、民族风情浓厚的地方。对于亲子游来说,舟曲及其周边地区提供了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体验,以下是一些适合亲子游的景点推荐:
舟曲翠湖国家湿地公园:这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和生态教育于一体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观察各种水鸟和植物,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湿地公园内还有步行道和观景台,适合家庭漫步。
扎尕那风景区:扎尕那以其独特的地貌和藏族文化而闻名。这里的山峦叠嶂,峡谷幽深,非常适合进行户外探险和摄影。对于孩子来说,这里不仅可以接触到大自然,还可以了解当地藏族的生活方式和文化。
郎木寺:虽然严格来说郎木寺不属于舟曲县,但距离不远,非常适合作为周边游的目的地。这里有著名的藏传佛教寺院,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学习关于藏传佛教的知识,感受宗教文化的庄严与神秘。
甘南草原:甘南藏族自治州拥有广阔的草原,是体验牧民生活和放松身心的好去处。家长可以带孩子骑马、观赏牧民表演、尝试藏族美食等,让孩子在游玩中学习和体验不同的文化。
合作市米拉日巴佛阁:这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佛教圣地,内有精美的佛像和壁画,是了解藏传佛教艺术的好地方。对于孩子来说,这不仅是一次视觉上的享受,也是对佛教文化知识的一次增长。
临潭县莲花山:莲花山以其独特的地质构造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而著称。这里有适合家庭徒步的路线,沿途可以看到奇石怪岩,还可以参观莲花山寺,感受宁静的山林气息。
碌曲县黄河九曲第一湾:这里是黄河九曲十八弯中最为壮观的第一大弯,可以带孩子一起欣赏黄河的壮丽景色,同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黄河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在进行亲子游时,安全总是第一位的。舟曲及其周边地区的自然环境多变,旅游时应注意天气变化,做好防护措施。同时,由于海拔较高,要注意预防高原反应。此外,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也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是对当地人的尊重,也是对孩子的一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