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居响石山风景区
居历史悠久,景色秀丽,北宋真宗皇帝因其美似仙人居住的地方而亲自赐名为“仙居县”。仙居境内奇山幽谷,瀑布连绵,森林茂盛,花鸟争艳,生态环境极好,旅游资源丰富,是观光避暑休闲胜地。仙居人民正在为建设成为现代化旅游休闲城市而努力。
响石山,位于浙江台州仙居西部,为丹霞地貌,景区内绝壁挺立、石梁悬空、沟壑纵横、溪流潺潺、植被茂盛、鸟语花香,境界以清幽取胜。有诗赞曰:“一洞连百洞,千峰共一天。谷谷油茶碧,处处峰峦丹。山水为骨架,仙人做肺肝。人巧合天巧,意境胜荆关。”
响石山景区总面积 8.5 平方公里,分为三大类景观。一是象形山岳景观,它以仙猴迎宾、神龟思夫、邓公峰、龙母岩、炮台岩,蘑菇岩为代表。二是洞穴景观,它以生龙洞、聚仙宫、五福洞为代表。三是水文生态景观,以龙门瀑、仙人湖、龙潭、仙女瀑为代表。境内随处可见的丹崖碧潭,山溪跌瀑、虫草花木、珍禽异兽,犹如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
站在仙峰远眺,远处一座座山峰罗列,形态万千,四处悬崖峭壁,怪石嶙峋,危峰兀立。那红色的赤壁宛如炽热的云霞,满山的松、竹林犹似飞迸的音符,翠竹、绿林、奇峰异石、峡谷幽涧,绝壁对峙,拔地而起的岩峰鳞次栉比,气势磅礴。进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用一根根木条拼起来的小木桥,当你带着无限向往,踏上小桥去寻觅龙的传说,倾听石头的沧桑历史。当你置身在这溪水、小桥、亭阁、瀑布、秀山、峡谷的自然风光中,感受青山的翠绿茂盛和林木的强大生命力。远离城市的繁华与喧嚣,让心灵在欢乐轻松中放飞。谷中溪流弯弯,山雀啾啾。两旁怪石兀立,危崖耸峙。奇幻多变。有若大象吸水,有若鲤鱼翻身,有若雄鹰展翅,有若蛟龙翻腾。抬头远望,三只非常可爱的石猴子在调皮地注视着来往游客。折过一弯,一道瀑布带着凉凉的水花扑面来来,瀑布不是很高,但给人非常温馨的感觉,上有六角亭子和柳树对望,下有憨厚的石头尽情的沐浴在水花的世界里。由于森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 响石山蕴藏了各种神态各异的瀑布,高的、矮的、奔放的、温柔的,有的水如云飘,有的雷霆震怒,道不尽的千姿百态,看不完的风云撩人。石级而上,遂见一凉亭,高挂的匾额上赫然四字, “才行一步”, “且依石栏观飞瀑,再渡天桥访仙翁”。这里是风景区中最宽、最平的地段。只见两山壁立,一水中流。湾湾的小溪,清冽冽的河水,缓缓地从谷间流淌;小溪两侧则绿草如茵,青柳点点微风吹来摇动着那润泽的枝叶,加之其间又透着红、黄、蓝、白各色野花,这一切是那样的静谧、幽雅,令人心醉神迷。水面上高架着铁索桥、悬木桩桥,让你在游玩中尽情享受尖叫声带来的快感。洞穴演艺、音乐茶座、溪边打耙、绝壁攀岩、林荫秋千、情侣泛舟、仙林尝果、溪滩拾螺、自助烹饪等,别具一格的山野风光,让人尽享游乐情趣,给你带来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极目远眺,古木沧桑的通天道犹如一把利箭直指云霄,实为罕见,登高远望,这里别有一番景致。跨过一座小桥,向右边山沟里一拐,路更小了些,似乎人际罕至,却见一池绿水深不见底,倒影如画。池畔是刀削斧劈般的山崖,高不见顶,一股清流破壁而出,跃入深潭。沿潭而上有一景点:生龙洞。传说很久以前有一村姑,误吞龙珠,结果怀孕,被父亲逐出家门,当临盆时,为其母遇见,村姑羞愧难当,忍痛咬掉尚在胎中的龙尾,龙痛得到处翻滚,最后无力的躺在了山洞边上,而它的眼泪汇成了龙泉,一年到头不干,清澈见底,据说,这里的泉水泡上仙居的“碧绿”茶,在生龙洞下畅饮,会让你忘却人间所有的烦恼。
回到岔路口,继续前行,不久,闻得清脆的水声。这便是浴仙瀑,站在石桥上,如梦如幻的飞瀑犹如美女出浴,令人遐想。
一路走来道路两旁随处可见古木化石,横的、竖的、直的、斜的,石壁上木纹斑斑,让你忍不住去探索地理的奥秘。
再走几十步,一朵巨大的蘑菇拔地而起,无论是从颜色和形状来看,都是极品的好蘑菇。当然这么大的蘑菇天庭也没法烹调,于是派了天鹅来守护,只是这里的癞蛤蟆太多了,你看这只癞蛤蟆正流着口水。
前行数十步,移步换景,就能看到美猴王了,那眼睛圆圆的,但不是尖嘴猴腮那一类,从神情上看,更像狮子,一呼天下应,雄风凛然。
前面小径渐窄,人称神猴峡,仅容一人通过,石上皆为清泉,空中差不多是一线天,飞身行走象是在练梅花桩,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穿过虎猴峡,前面豁然开朗,真是别有一番洞天。上有一民宅,称醉翁居,也叫祝仙山庄,下有一仙女湖,碧波荡漾。山上有古老苍翠的杨梅树,千年白梅,竹林掩映中的象鼻子“天生桥”卧着巨大的石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