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陨石坑有哪些?分别在什么地方?

日期: 栏目:旅游景点 浏览:0 评论:0

一、中国的陨石坑有哪些?分别在什么地方?

海南白沙县陨石坑:直径3.7公里,其坑唇墙的形态皆完好。此坑是我国发现的第一个陨石坑,比著名的美国亚力桑那坑和前苏联的爱沙尼亚的年代都久,乃是距今7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坠落此处爆炸形成。此坑对研究古环境的变迁、古生物的演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是科学家考察旅游的好地方。

二、四川的地震什么原因引起?

地震形成的原因是因为大陆板块的运动,板块的相互推挤会造成高山平原,轻者可以没有感觉,重者也会造成断层海啸火山爆发等等。地震也会影响生态,因为地震发生的同时,端看地震的大小也获多或少会改变当地的环境,像是海拔高度以及生物的栖息条件都会不同。地震其实也是地球一种能量的释放,适度的释放能量其实是好的,但我们不能预测能量的大小;当能量(巨大)一下子释放出来的时候,造成人们伤亡,毁坏房屋,不论是树木或者动物都会毁于一旦。

震度分级 地动加速度范围 人的感受 屋内情形 屋外情形

0 无感 0.8gal以下 人无感觉。

1 微震 0.8~2.5gal 人静止时可感觉微小摇晃。

2 轻震

2.5~8.0gal 大多数的人可感到摇晃,睡眠中的人有部分会醒来。 电灯等悬挂物有小摇晃。 静止的汽车轻轻摇晃,类似卡车经过,但历时很短。

3 弱震 8~25gal 几乎所有的人都感觉摇晃,有的人会有恐惧感。 房屋震动,碗盘门窗发出声音,悬挂物摇摆。 静止的汽车明显摇动,电线略有摇晃。

4 中震 25~80gal 有相当程度的恐惧感,部分的人会寻求躲避的地方,睡眠中的人几乎都会惊醒。 房屋摇动甚烈,底座不稳物品倾倒,较重家俱移动,可能有轻微灾害。 汽车驾驶人略微有感,电线明显摇晃,步行中的人也感到摇晃。

5 强震 80~250gal 大多数人会感到惊吓恐慌。 部分墙壁产生裂痕,重家俱可能翻倒。 汽车驾驶人明显感觉地震,有些牌坊烟囱倾倒。

6 烈震 250~400gal 摇晃剧烈以致站立困难。 部分建筑物受损,重家俱翻倒,门窗扭曲变形。 汽车驾驶人开车困难,出现喷沙喷泥现象。

7 剧震 400gal以上 摇晃剧烈以致无法依意志行动。 部分建筑物受损严重或倒塌,几乎所有家俱都大幅移位或摔落地面。 山崩地裂,铁轨弯曲,地下管线破坏。/

三、中国什么地方远离海岸线100英里,180米高于海平面

呵呵,你的问题提的很好。

首先,不知道你是不是《2012》看多了。我不嘲笑你,因为你后面的补充很关键。

在中国,远离海岸线100英里,180米高于海平面。的确很多很多。一般在我国地形图上,三级阶梯以上的位置,都能满足你这个条件。

但是,既要远离地震带,又要远离火山,的确很少了。

我们来这样分析,就拿一级阶梯以上的地方,青藏高原来说,的确满足远离海岸线100英里,180米高于海平面。但是青藏高原是地震频发的地带,况且还有休眠火山。

而在我们没有地震带和火山的地方,只有山东省。但山东本来就是一个临海的省份。这样看来,我国西南的贵州,和内蒙古中部地区,还比较符合你的要求了。

大家参考,欢迎讨论。

四、如果被困在废墟里,怎样才能增加生还的几率?;还有当出差或旅游在外,身处陌生的环境中,又该怎么办?

这是最糟糕的情况,保持求生的欲望很重要。同时还要保存体力,用石块敲击能发出声响的物体,向外发出呼救信号,哭喊、急躁和盲目行动都会大量消耗精力和体力。尽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或闭目休息,等待救援人员到来。

受伤了,要想法包扎,避免流血过多。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解渴,活下来最重要。

首先要做的就是熟悉环境,安全出口在哪里,楼房的结构等等。发生地震时,在第一时间选择相对安全地方,乱跑乱撞。

在火车或汽车上,不要互相拥挤,等车停稳后,有秩序的下车疏散。

如果正在街道,应迅速离开各种高大危险物,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电线杆、路灯、广告牌,就近选择开阔地避震。

在野外旅游,山水在地震时就变成危险的地带。河岸容易坍塌,山脚和陡崖可能发生山崩。陡峭的山坡、山崖极有可能滑坡。如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向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地沟,要保护好自己的头部。在野外还应注意避开变压器、高压线,以防触电。

在海边游玩时,发现海水突然后退,比退潮更快、更低,海啸随时都会袭来,则应该迅速向高处转移。

开车时遇到地震,也要赶快离开车子,很多地震时在停车场丧命的人,都是在车内被活活压死,在两车之间的人,却毫发未伤(此段话引述图片说明:强烈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停车场,千万不要留在车内,以免垮下来的天花板压扁汽车,造成伤害;应该以卧姿躲在车旁,掉落的天花压在车上,不致直接撞击人身,可能形成一块『生存空间』,增加存活机会)

五、1604年福建泉州8.0级大地震,泉州什么地方

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九日),泉州以东海域发生8级地震。泉州地震是我国东南沿海最大的一次地震,古城泉州及邻区遭受严重破坏。据史料记载,主震前一天即发生前震,29日夜发生大震,山石海水皆动;泉州城内外楼房店铺全都倾倒;开元寺东塔顶盖南部的椽石有两条毁坏,东南角有8条毁坏;洛阳桥被破坏;多处出现地裂缝;在清源山,裂开的地缝中还涌出砂、水,气若硫磺。泉州沿海覆舟甚多。蒲田城墙崩塌数处,城中高大建筑多倾塌,乡间房屋倾倒无数。田地皆裂,并冒黑砂还带硫磺臭味,池水亦因地裂而干涸。漳浦南门外的田陷一穴,宽五丈余,深约二丈,水涌出,中有黑砂泥。南安民居坠坏甚多。同安庐舍多有倾颓者。安溪山川崩裂。福宁大震时听到如雷的响声等等。由于地震发生在傍晚,所以闽南沿海大部分地区都有人畜伤亡。福建、江西、浙江3省22个县(市)记载了不同程度的震害。此次地震破坏较重,分布范围广,最远距震中达220公里;有感范围最远达1000公里,安徽、江苏、上海、湖北、湖南、广东和广西等省区的124个县均有记载。泉州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震带,在地震活跃期的1445-1609年中,泉州-汕头地震带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

发震时刻:1604年12月29日10时左右

震中位置:中国福建省泉州以东近海海域(25.0°N, 119.5° E)

震级:8.0级(一说7.5及)[注1]1604年12月29日泉州8.0海外级地震在1994年昆明历史地震研讨会时定为设地震为7.5级.

震源深度:25公里

福建沿海是我国东南沿海地震带的一部分,但地震活动水平不高,大地震不多,仅1445年12月12日在漳州附近发生过一次6级地震和1604年泉州近海的8级地震,6级以下地震的频度也很低。在历史长河中,地震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并不严重。因此福建沿海很早就成为我国经济文化发达的区域之一,特别是泉州,早在唐朝时期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通商贸易的重要城市,宋元时代被誉为世界最大的贸易港之一。1604年12月29日(明万历三十二年十月初九酉时)夜,泉州古城的人们刚要进入梦乡,突然传来一阵阵闷雷似的巨响把人们惊醒,顷刻之间山摇地动,房倒屋塌,整座古城象大海中的小舟颠簸不止,距震中1000多公里外的广西遂溪、湖北钟祥、汉川和上海、苏州等地的人们都感到了震动,我国东南部10个省市自治区的120多个县记载了这次地震。

这次地震造成的破坏十分严重和广泛,泉州府(今晋江地区)至兴化府(今甫田地区)受灾最重。山崩地裂普遍,涌沙冒水激烈,城楼崩塌厉害,民房倒毁无数,人畜伤亡众多。明、清有关的府志、县志和乡志等都记载有当时的灾情:顷刻间,泉州古城楼铺雉堞倾圯殆尽,城内外庐舍倾圯,地裂数处,郡城尤甚。建筑十分考究的开元寺东西镇国塔遭到破坏,东塔第一层尖石坠落,第二层和第三层扶栏碎裂,顶盖槟石从南倒落。历史上有名的横跨海湾的梁式石桥——洛阳桥(建于唐朝,宋朝皇祐年间加以修理,全长 834米,共有58个桥墩),大震时受到损伤,强余震时桥圯,大石梁折入于海,桥北故址塌。地震还使停泊在海边的许多船只沉没。莆田、南安、同安等地城墙崩塌,城楼、垛堞倾圯,城乡房屋倒毁无数,平地裂缝,涌出黑沙水。漳浦民房倒塌很多,兴教寺金刚像损坏,忠节坊、仙云坊二坊顶坠落,南城门外田中陷一大穴,涌出黑沙水。福建省一半以上的州县房屋都有破坏。

尽管地震猛烈,灾情严重,仍有许多寺、庙、塔等古建筑经受住了大地震的考验,留存至今。泉州著名的开元寺就是基本完好地保留下来的古建筑之一,开元寺建于唐朝垂拱二年(686年), 屋架采用斗拱结构,犹如梁柱之间加斜撑,号称飞天乐伎,既保证了结构的整体性,又增添了建筑物的美观,带有闽南艺术特色,今存开元寺为清代重修。此外,闽南留存至今的大量明代民房建筑,不仅顶住了1604年大地震的摇撼,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风雨雨,亦未受到损毁,这些建筑物具有整体性好、连接牢、重心低等特点,墙壁一般都用砖、石交错砌筑,墙壁中的木柱或石柱均与屋梁紧密相加斜撑,十分稳定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