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关于太湖的散文?

日期: 栏目:旅游攻略 浏览:0 评论:0

有没有关于太湖的散文?

静静的无锡太湖 文 / 格里

“太湖美,太湖美……”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美歌曲,使无锡太湖的美家喻户晓,也使太湖更加名扬海内外。

太湖,又名震泽、具区,面积2400多平方公里,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多年前的一个春光明媚的季节,我与同学携手同游无锡太湖,至今对太湖的静谧、妩媚、缥缈和浩瀚记忆犹新,难以忘怀。

当我们第一次来到太湖岸边,被眼前静静的湖水惊呆了。举目远眺,一望无际的太湖水明亮如镜,春风吹拂,蔚蓝色的湖面荡起微微的涟漪,画面轻柔美丽,富有诗情画意,令人感慨万分。

我们在湖堤上闲庭信步,十分惬意。突然,天上飘起了霏霏的细雨,蓝色的雨丝落在湖面上,溅起一片片温馨的水纹,整个太湖显得更加神情妖娆和娇态百媚了。

其实,太湖的风光,是融淡雅、清秀与雄奇、壮阔于一体,碧水辽阔无垠,烟波浩淼迷朦,峰峦时隐时现,气象变幻万千。尤其是著名的鼋头渚,独占了太湖风景最美的冰山一角,山青伴着水秀,碧波映着亭阁,天然胜景,浑然天成。

无锡城,被称为太湖之滨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无锡是一座具有三千年历史的江南名城。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已是当时的经济、文化中心,孕育了许多文人墨客,至今仍保留着众多的历史遗迹。鼋头渚为太湖西北岸无锡境内的一个半岛,因有巨石突入湖中,状如浮鼋翘首而得名,是太湖风景名胜区的主景点之一。

传说,鼋头渚的美丽景致,很早以前就被人们所向往。萧梁时,此地建有“广福庵”,为“南朝四百八十寺,多沙楼台烟雨中”的一处。明初,“太湖春涨”被列为“无锡八景”之一。明末,东林党首领高攀龙常来此踏浪吟诗,留有“鼋头渚边濯足”的遗迹。记得郭沫若曾吟道:“太湖佳绝处,毕竟在鼋头”。赵朴初也写过诗称赞:“鼋头渚景色胜天堂”。一代大师的瑰丽诗句,更使鼋头渚的风韵名扬大江南北。

鼋头渚现有充山隐秀、鹿顶迎晖、鼋渚春涛、万浪卷雪、湖山真意、十里芳径、太湖仙岛、江南兰苑及犊山晨雾、广福古寺等10多处景点。其中,有山长水阔、帆影点点的自然山水画卷,有小桥流水、绿树人家的山乡田园风光,有典雅精致、古朴纯净的江南园林景致,还有吃、住、购、行等配套齐全的服务和娱乐设施,再加上历代名人雅士游踪、石刻、书画、传说等诸多内涵深厚的文化积淀,构成了此地以天然山水为主、人工点缀为辅的生动隽美、多彩多姿的综合性、多功能的风景旅游胜地。

雨停了,我们站在鼋头渚的灯塔旁,看到了高2米余的景名刻石,以黄石之古拙衬托的书法遒劲雅致。主石正面镌刻的“鼋头渚”三个大字,系清末“梁溪七子”之一秦敦书手书。该石背面的“鼋渚春涛”,为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状元刘春霖所写。听说,春天的无锡多东南风,太湖无日不起浪,“鼋渚涛声”是这里的一大特色。

所以,太湖上若遇到风和日暖之时,微波泛涟漪,碧水映青山,微微的涛声则清缓而流畅,和谐而有节奏;若遇到狂风怒嚎之际,浊浪滔天高,风起波涌急,汹涌的浪涛则轰然而鸣哮,犹如万马奔腾。由此,“鼋渚春涛”成为鼋头渚的涛声中最神奇的景象了。

无锡,凭籍太湖和鼋头渚等独特的秀丽风光,依托丰厚的人文底蕴,发达的现代文明,正以她著名旅游胜地的骄傲而蜚声内外。我想,今日的无锡太湖,将更加魅力非凡,令人神往!

呵,在我的心中,太湖永远都是静静的,静得令人窒息般的美,美得如同漂亮的“凌波仙子”,更像是梦中的女神。即使,有时它也会波涛涌动,张牙舞爪,但最终还会归于平静,风平浪止,就像温文尔雅、楚楚动人的妙龄女子……

感慨之余,吟诗一首,略表心绪:碧波荡漾太湖水,悠悠运河古流淌。太湖美景鼋头渚,江南胜地美名扬!

介绍一下平望镇。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市平望镇

一、平望概况 吴江市平望镇位于苏、浙、皖、沪三省一市的中心,东距上海95公里,西距湖州55公里,南距嘉兴30公里,北距苏州35公里。 318国道、227省道、苏嘉杭高速、沪苏浙高速、盛泽——震泽公路以及在建的松陵——盛泽快速干道在镇区汇合贯通,京杭大运河、长湖申线、太浦河在镇郊交叉流过,有效地连结长江三角洲中最富裕的苏、锡、常地区和杭、嘉、湖地区,既是整个华东地区重要的水陆交通枢纽,也是“苏杭天堂走廊”上的一颗明珠。全镇行政区域面积133.5平方公里,总人口8.3万人。

全镇总面积133.5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8.6平方公里,耕地总面积42500亩,其中旱地面积4200亩,水面15000亩;在册人口5.5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7万人,非农人口1.8万人,另有外来常住人口、流动人口万余人。全镇辖21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

平望镇(320584104) 辖7个社区(西塘、河西、南大、新建、南新、新诚、梅堰)、21个村委会(群星、金联、联丰、胜灯、平西、上横、溪港、南杨、顾扇、莺湖、端市、中鲈、万心、南、庙头、联合、双浜、新南、平安、秋泽、三官桥)。

平望地处太湖流域,这里土地肥沃,湖荡密布,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宜稻麦、蚕桑,各类蔬菜、水果,是著名的鱼米之乡。二、平望经济 近几年来,平望镇坚持科学的发展观,充分发挥本地优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实现了全镇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协调发展。2006年,全镇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7.76亿元,增长18.06%;三业比重分别为2.98%、65.13 %、31.89 %;完成一般预算财政收入1.76亿元,增长34 %;实现社会固定资产投入21.82 亿元,其中完成民资投入工作量17.14 亿元,增长6.69 %;完成注册外资5941.22 万美元,增长138 %,到账外资1558.59 万美元,增长70 %;全镇银行存款余额33.38 亿元,增17.20%;人均存款余额达 4.04 万元。全社会用电量8.02亿度 ,农民人均纯收入9680元。其中,作为全镇经济主要支柱的工业经济,已形成以纺织、轻工、体育用品、地毯为主导,以新型建材、机械制造、玻璃钢制品、压力熔器为辅助的完整行业体系。全镇着力推进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快无公害、绿色农产品标准化和农产品品牌建设。农业生产继续保持稳产高产,有效地巩固了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随着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在全镇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苏州玫瑰园花卉市场、吴江粮食批发市场和副食品批发市场等专业市场交易红火,莺湖商贸旅游区已经初步形成。以旅游带动商贸,商贸促进旅游的互动优势也正不断显现。三、历史沿革 平望历史悠久,记载始于西汉(公元前6—公元前3年),明朝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正式建镇,至今已有638年。相传古时此地自南向北有塘路鼎分于葭苇之间,湖光水色,一望皆平,因此得名平望。四、区位优势 如今的平望,区位条件得天独厚,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资源优势丰富盈实,经济基础雄厚扎实,决策人开明务实,招商政策优惠宽松。天时、地利、人和一应俱全,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五、交通运输 公交

平望世纪商厦——平望中鲈科技园

路线单程运行15公里。沿途设站台11个,无人售票,乘坐时只需投币1元或者使用月票。

线路:平望世纪商厦、平望汽车站、中鲈科技园南、欧中实业、澳盛科技、金狮物流、茂雅制衣、新开河、上横村、威伦纺织、中鲈科技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