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观后感

日期: 栏目:博物馆 浏览:0 评论:0

一、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观后感

baidu、海岸地貌。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以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为主体.jpg target=_blank title=点击查看大图 class=ikqb_img_alink>

热心网友

分享

二、大鹏半岛地质公园好不好玩?

还好,人不算很多,毕竟是刚开张的嘛,里面主要是一个博物馆,有四个大厅,分别是:城市地质文化、矿物厅、宇宙探秘、还有一个是类似矿物厅的,旁边有一个什么“七姑娘山“从里面就可以进去了。

三、4年级作文,一次难忘的社会实践活动大鹏地质公园

大千世界里,有着众多色彩缤纷,美丽无比的事物。然而,这些事物往往

好坏参半,真假难分。如果我们不用心去辨别,往往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成了

迷路的羔羊。因此,我们要时刻辨别,在鱼目混珠的世界中,找到属于自己的

正确的道路。

我们拥有许多前人留下的教训:楚王没有认真分辨大臣的好坏,听信了谗

言,疏远了正道直行的屈原,最终亡国,忠臣投江。唐玄宗李隆基不辨何为重

要的事,放弃专心管理朝政,选择宠爱贵妃,夜夜歌舞,寻欢作乐,最终奸臣

当道,安史之乱,民不聊生,大唐盛世毁于一夕。宋徽宗不辨正误,放弃改革

抵抗,选择投降求和,成了金人的奴隶。

种种教训,皆因没有认真分辨,错失机遇,迷失方向,到头来后悔已晚,

追悔莫及。但是,也有许多人因为正确分辨,最终走向成功。齐王听取邹忌进

谏,辨明治理方向,于是奖赏进谏忠言者,最后,虽不战而胜于朝廷,秦、楚、

燕、赵、韩、魏之国莫不朝齐,齐国达到盛世。唐太宗李世民虽不爱听,但仍

听取魏征进谏,将魏征比作自己的镜子,时时辨明忠奸,最后,在不断的努力

下,开创了盛世唐朝。

由此可见,能够用心分辨真假好坏是多么重要啊!如果成功辨别,最后获

利良多的是自己,倘若不辨,则可能身败名裂。

在当今社会,我们更加需要明辨好坏。因为当今社会更加色彩纷呈,好坏

难辨。许多人因为没有辨明,所以迷失自己的路途,真正迷失自己。有的人小

小年纪,便因经不起诱惑,吸食毒品,走上不归路;有的人受别人教唆,不好

好读书,反去偷扒拐卖,好好年华毁于一旦;还有的人迷上网络,沉迷不能自

由此观之,倘若我们没有明辨,到时后悔也毫无用处。而且我们正值青年

时期,思想还未完全成长成熟,所以更应该培养自己的明辨能力,以期在今后

辨别出真正属于自己的成功道路。

从现在起,就让我们不断明辨吧!

四、惠州至深圳大鹏半岛一日游

总体行程:惠州——大鹏所城——深圳大鹏地质博物馆——天文台、栈道——惠州

1、8:00~9:30 从惠州市区出发往大鹏半岛,全程85Km左右,预计行程1小时30分。

2、9:30~11:00 游览大鹏所城(开放时间7:00~23:00)

游览路线:南门楼——怡文楼——将军第——左堂署遗址——海防博物馆——大鹏粮仓——天后宫——凤凰广场——北门楼——明清民居

3、11:00~13:00 往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开放时间9:30~16:30平时/17:30周末),全程20Km左右,预计行程30分钟。

4、13:00~14:30 午餐,丰简由人

5、14:30~18:00 往天文台(开放时间:10:00~17:00),全程15Km左右,预计行程30分钟。

游览路线:参观天文台——海边栈道——游艇返回(50/人或原路返回)

6、18:30~20:30 简单晚餐后返回惠州,全程90公里左右,预计行程2小时。

注意事项:

1、大鹏半岛交通管制,需提前预约车辆同行。预约途径:深圳交警互动——预约通行。

2、天文台参观需提前预约,逢周一开放预约,预约途径:微信关注天文台,按提示操作。

大鹏半岛一天时间很仓促,两天时间就比较充裕,可以加上杨梅坑——鹿嘴山庄绝美海景,也可以爬爬地质公园旁的七娘山。

所行之中,小朋友最爱的就是天文台栈道下的海滩戏水,穿上泳衣坐在石头上感受海浪的洗礼,拣拣寄居蟹和海螺,摸摸石头缝里的海胆,偶尔还可以抓到一条石头鱼,给一天时间都还嫌不够。这也应该是所有行程中耗时最长的。玩到六点该乘坐游艇返回啦,游艇可以直接回到天文台接驳车停车场,无缝对接非常方便。坐在游艇上体验在海面飞跃的感觉

大鹏所城

大鹏地质博物馆

天文台栈道

五、地质遗迹景观评价

一、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景区

(一)定性评价

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特色突出。其中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是公园内两大主体景观。七娘山上侏罗统—下白垩统梧桐山群—七娘山群火山岩系是莲花山火山喷发带的组成部分,隶属于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活动带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公园内至今完整地保存着两期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火山柱(针)和以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石泡、流纹、气孔和球粒等)。真实地记录了库拉-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留下了浙闽粤火山活动带的发展和演化的历史遗迹,是亚洲大陆边缘巨型火山岩带中侏罗世—白垩纪火山岩的典型代表,是研究我国东南沿海侏罗纪—白垩纪火山活动的天然博物馆。由梧桐山群—七娘山群火山岩系组成的七娘山高达869.7m,雄踞在海拔10~30m的海岸带上,与广阔无际的大海紧密相连。这种山海相依、水火共存的特殊自然地理景观在我国东南沿海各大名山中是极为少见的。七娘山山峰众多,峡谷溪流瀑布跌水发育。山峰高度大致分为二级:第一级海拔高度在500~600m间,与晚侏罗世火山喷发活动密切相关;第二级海拔在800m以上,代表早白垩世早期喷发中心。由于山峰的形状与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火山柱(针)密切相关,故形态万千,各有千秋,争芳斗艳。七娘山主要成景岩石是各类角砾状火山岩(角砾熔岩、集块角砾熔岩、角砾凝灰熔岩)和凝灰岩,这类岩石形成的地貌景观与其他岩石(如碳酸盐岩、石英砂岩、红色砂砾岩、花岗岩、流纹岩)形成的地貌有着明显的不同特色。公园内海岸地貌分为海积和海蚀地貌两大类。海积地貌以沙滩-沙堤-澙湖组成的障壁海岸地貌为主,另有砾滩和海底珊瑚礁。障壁海岸剔透玲珑,站在邻近高处眺望,由沙滩-沙堤-潟湖3个微地貌组合景观尽收眼底,一览无遗。另外,在地质公园内还保存有障壁海岸不同发展阶段的遗迹,是研究障壁海岸形成和演化的天然实验室,这都是在其他地区同类地貌景观中少见的。障壁海岸大多发育在环境优美的小海湾内,集蓝天、白云、青山、大海、征帆、沙滩与潟湖平原的田原风光于一体,成为一道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优美风景线。海蚀地貌类型齐全,基本涵盖了现今已知海蚀地貌的大部分类型,特别是公园内保存了不同岩石类型(诸如石英砂岩、火山岩、花岗岩、红色砂砾岩)的海蚀地貌景观。海蚀地貌往往成群出现,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窗、海蚀柱等,相互共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景观组合,蕴含着各类海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既丰富了海蚀地貌的内容,又大大提高了观赏性。海蚀地貌不仅造型美和组合美,充分展示了大自然鬼斧神工雕刻出奇异的地貌形态,其景观或似人、或拟兽、或像物,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而且对同一景物,从不同距离、角度和方向观看,会产生不同的景观和感觉,充分反映出移步换景的变化美。

(二)定量评价

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方法,是参考旅游资源定量评价方法,运用层次分析法,采取分项计分法进行评定。

1.评价指标及权重的确定

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是进行定量评价首先要解决问题。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结合《中国推荐世界地质公园的评审程序和标准》和《国家地质公园概述》(陈安泽2003)所述的方案。评价标准分为资源价值和环境条件两部分(表2-5-3)。

表2-5-3 地质遗迹景观评价指标及权重表

根据国家地质公园的要求的地质遗迹景观的内涵,构成地质公园的地质遗迹景观必须具有科学性、稀有性和优美性3项基本条件。所以在地质遗迹景观评价中不仅是必须的指标,而且占的权重也大(共计52%)。科学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和景观组合的典型价值或代表意义,按其科学价值将地质遗迹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稀有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景物(或景物群)的稀有性不但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而且对广大公众有强烈的旅游吸引力。优美性包括科学美和自然美,尤以自然美更为重要,自然美包括地质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地质遗迹景观具有特定的美学价值是地质公园与地质遗迹保护区的重要区别。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具体的景观群或景观点上所附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其在地质科学史上的意义。

在环境条件评价方面,环境的优美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占有较高的权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景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环境条件,也是进行生态旅游基本资源和对象。安全性是指地质公园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有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以及对游客生命、财产带来危险的可能性。

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评价与其他旅游资源评价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地质遗迹景观资源为评价对象,在重视美学意义和观赏价值的同时,更强调它的科学性和稀有性,重视和强调对地质遗迹景观组合的综合评价,地质遗迹景观组合是指一个地点(或地区)在同一地质作用或同一地质作用连续作用下形成地质遗迹景观的综合体,它能更确切地反映地质景观的科学性、稀有性和美学价值(观赏性)。

2.评分标准的确定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建议,将9项指标分别列为5个等级,作为打分的依据。

表2-5-4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结果表

3.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分级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原则,参考旅游资源的分级标准,将地质遗迹景观资源分为5级:

1)一级地质遗迹景观大于90分。

2)二级地质遗迹景观75~89分。

3)三级地质遗迹景60~74分。

4)四级地质遗迹景观45~59分。

5)五级地质遗迹景观小于45分。

4.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结果(表2-5-4)

从表2-5-5可以看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内有一级地质景观1处,二级地质景观21处,三级地质景观7处。其中一级和二级地质景观点共22处,约占总地质景观点的75%以上,可见公园内地质景观品位之高。

二、深圳(特区)景区

(一)景观价值评价

1.定性评价

古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海岸地貌是深圳特区主要的三大地质遗迹景观,它们与区域地质地貌环境及其他地质遗迹景观的特定组合,形成了极富审美情趣的、风韵不同的景点(群)及景区,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及保护价值。

以古火山、断块山为特色的梧桐山景区,山体巍峨,森林覆盖率高,从山顶至山麓的不同方位,分布着5种景色各异的、高品位的地质地貌景观:梧桐山主峰古火山锥及狭窄的山岭,高耸入云,具有梧桐直刺云端的神奇景象;仙湖后山断层崖及高峻的山岭,风光如画,恍若仙境;恩上群丘环绕的古火山口地貌,古朴清纯,与群岛浮现的浩瀚海域互为映衬,呈现出大自然的绝色美景;小梧桐山壮丽的火山锥与清新的森林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秀色可餐;泰山涧山高水长,陡峭的山崖、茂密的森林、层层跌落的细瀑跌水,一派高山流水的俊美风光。梧桐山有看不够的景,梧桐山有读不完的山,确是一处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

梅沙尖景区以山海相连为主要特色。高大花岗岩山体上,新构造间歇性抬升形成的层状地貌,高高山岭上酷似冰川地貌的“冰窖”(小三洲田盆地)与“角峰”(梅沙尖尖峰),以及各式各样的花岗岩微地貌形态,组合成奇特、秀丽的山地景观。梅沙尖山麓的大梅沙、小梅沙海湾沙滩,镶嵌在巍巍高山与蓝色大海之间,山海相依的自然风光十分秀美、恬静。梅沙尖景区不失为一处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区。

内伶仃岛的海岛风光独具特色,古色古香的南亚热带森林生态环境清新迷人。南湾沙滩背靠青翠的尖峰山,面向蔚蓝色的大海,构成一幅动静相济、外旷内幽的绿色美景。东湾的沙滩、森林、啼鸟、蛙鸣以及日出月落等自然现象,交织而成声色俱丽的海滨风光。东背角海蚀石蛋景观十分奇特,其连续分布长度达1.2km以上,是内伶仃岛海蚀地貌景观最突出的特点,也是少见的滨海石蛋地质遗迹景观。发育在尖峰山及自然保护区管理站后山一带的混合花岗岩、花岗岩石蛋、石柱及石蘑菇等微地貌形态,其组合造型奇特壮观。尖峰山四周原生森林叠翠千丈,这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在深港沿海地区已不多见。内伶仃岛独特的地质地貌及良好的地质生态环境,无疑是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

2.定量评价

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如表2-5-5。

表2-5-5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表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的有关精神,深圳地区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典型性和稀有性等4项指标,并参考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采取分项进行评定。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各级的分值为:一级景观高于90分;二级景观76~90分;三级景观61~75分;四级景观45~60分;五级景观低于45分。

从表2-5-5可知,全区调查的17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群)中有一级景观点4个,二级景观点10个,三级景观点3个。梧桐山主脊、恩上、南湾、尖峰山4个一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乃至国际意义的景观;仙湖后山、小梧桐山、泰山涧、大梅沙、小梅沙、东湾、东背角等10个二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

(二)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指景区、景点所在的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通达性、可进入性及安全性等。

1.梧桐山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森林覆盖率高,满山郁郁葱葱,自然生态环境良好。梧桐山目前已开辟为旅游景区,柏油公路已直通恩上及梧桐山主脊;同时还有6条以上的登山道,从四面八方通向梧桐山顶,因此景区的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较好。梧桐山地形坡度陡,多悬崖峭壁,森林覆盖面又广,因此存在迷路、摔伤和坠崖等安全隐患。

2.梅沙尖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海湾沙滩交通十分方便;有柏油公路通向海拔约540m的小三洲田,有登山便道通向梅沙尖主峰。三洲田一带现今已建成东部华侨城旅游景区,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良好。区内森林植被覆盖率较低,加上新建许多人工景点,旅游人数日增,该区生态环境需加强治理保护。

3.内伶仃岛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南亚热带原生森林保存完好,森林生态环境清新宜人。岛上有环岛土路,道路狭窄且路面质量差,行车较困难。尖峰山坡陡,有悬崖峭壁,森林茂密,存在迷路、摔伤等安全隐患。目前尚无通向内伶仃岛的固定海船,加之边防管制等原因,上岛颇费周折。

4.西丽湖及大南山景区

该景观区交通方便,可进入性好。

(三)旅游环境评价

深圳特区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深圳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为该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带来勃勃生机。此次调查评价的梧桐山、梅沙尖及内伶仃岛等地质地貌景观区都是深圳市有名的自然旅游资源分布区,其中梅沙尖景区的“梅沙踏浪”,梧桐山景区的“梧桐烟云”均属著名的深圳八景;内伶仃岛的海岛风光,素负盛名,是深圳市的一方净土。“深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功能定位,提出了导向性的旅游开发程式。例如将梅沙尖景区的大梅沙、小梅沙定位为公众海滨度假区及海滨度假观光区,三洲田定位为山地生态景观区;将梧桐山景区定位为服务于城市中心区的配套游憩休闲地带;将内伶仃岛景区定位为海岛风光区等。深圳旅游总规划实际上已将特区的地质遗迹景观区、点(群)纳入了深圳市大的旅游环境,其客源市场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无疑都是很大的。从旅游资源的构成上看,深圳特区古火山地貌、花岗岩地貌及海岸地貌等高品位的地质遗迹景观的发现,又从地球科学的角度为深圳旅游业的发展开拓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资源平台,地质遗迹景观厚重的科学文化内涵必将打造成非同凡响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有力地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

三、宝安景区

(一)景观价值评价

1.定性评价

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是宝安区最主要的地质遗迹景观,花岗岩球形风化形成的各式各样的微地貌形态,是最为常见且最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它们与地质地貌环境的特定组合,常构成极富审美情趣的、不同风韵的景点(群)及景区,具有重要的旅游开发及保护价值。

羊台山、凤凰山及阿婆髻山是3种不同风韵的花岗岩山地地貌景观,其间石蛋、石锥、石柱及石莲等地貌形态与山地景观的特定组合,都构成了高品位的,但又各具特色的地质遗迹景观区。羊台山景区山势雄伟,森林覆盖率高,主峰高居群山之巅,众山拱卫,具有“无限风光在险峰”的壮美图景;小羊台山光滑圆润的巨型石蛋景观独具特色,高高的山岭充满粗犷、豪放的山野情趣;赤顶山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类型丰富,巨型石柱“擎天柱”更是使碧绿的山峦大放异彩,因而雄险、壮美是羊台山景区最大的特色。凤凰山景区则是另外一番风韵,凤凰寺怪石嶙峋的花岗岩微地貌景观别具洞天,在林木的掩映下具有灵秀之气,充满“天人合一”的神秘色彩;凤凰山更是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大千世界,各种各样的石蛋、石锥、石柱、石蛋峡及石蛋崖等花岗岩微地貌景观琳琅满目、绚丽多姿,把峥嵘险峻的凤凰山装扮得景象万千,组合成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凤凰山与凤凰寺这两种美学意境大相径庭的地质遗迹景观,组合成一方完美无瑕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胜景。阿婆髻景区更是美之极致,高高的山头上花岗岩球形风化形成的花瓣状岩体,状若高山顶上一朵圣洁的雪莲,清高亮丽,素雅端庄,在蓝天白云下放射出耀眼的光芒。更为奇特的是,这朵圣洁的高山“雪莲”又倒映在九龙坑水库明镜般的湖水中,呈现出极富艺术感染力的灵山秀水,成就出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的罕见佳景。显而易见,羊台山、凤凰山、阿婆髻山这三种风韵A异的地质遗迹景观,在美学上都达到了高层次的艺术境界,而三者在区域空间上受花岗岩环状岩体结构控制而成的环状展布特征,则更有“龙盘虎踞”的神秘感,从更高的层次上把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性和美学观赏性完美地展现了出来,风景这边独好。在我国华南及东南沿海广大花岗岩区,宝安区的花岗岩地质地貌是一定的代表性的,是独树一帜的。

2.定量评价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调查技术要求(讨论稿)》的有关精神,此次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典型性和稀有性等四项指标,并参考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采取分项进行评定。地质遗迹的科学价值,系指地质遗迹在国内外的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其科学价值为一级;具有全国对比意义的地质遗迹景观,其科学价值为二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美学价值,其审美要素包括地质遗迹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听觉美、动态美、静态美及意象美等诸多内容,具有极高美学观赏价值的一级地质遗迹景观,一般都包括了这些审美要素的大部分内容。地质遗迹的稀有性,系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罕见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对于广大公众都具有强烈的吸引能力。地质遗迹的典型性是同类地质遗迹景观特征的集中表现,典型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都具有较高的旅游审美情趣。

宝安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是在综合考虑这四项指标的基础上,确定分值的高低,评出资源的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各级的分值为:一级景观高于90分;二级景观76~90分;三级景观61~75分;四级景观45~60分;五级景观低于45分。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如表2-5-6。

从表2-5-6可知,全区调查的18个地质遗迹景观点(群)中,有一级景观点3个,二级景观点9个,三级景观点6个。阿婆髻、凤凰山、凤凰寺3个一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至国际意义的景观;羊台山主峰、赤顶山北坡等9个二级景观点为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

表2-5-6 地质遗迹景观定量评价表

(二)地质环境评价

地质环境评价主要是指景区、景点所在的地质环境、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生态环境、通达性、可进入性及安全性等。

1.羊台山及凤凰山地质遗迹景观区

该景观区森林覆盖率高,满山郁郁葱葱,自然生态环境总体良好。这两个地区目前已开辟为旅游景区,柏油公路直通山下,并建有通向山顶的游览步道,通达性及可进入性较好。凤凰山顶及羊台山顶的两侧都有陡坡及悬崖峭壁,安全性存在隐患。

2.阿婆髻景区

该景观区自然生态环境较差,其南北两面的山地早年曾是采石场区,如今远远望去仍然是满目苍凉。南面白芒至阿婆髻、九龙坑水库上游的沟谷中,灰白色的砂石流堆积仍在向前发展。山麓斜坡上的植被主要是灌丛及荔枝林,乔木林分布稀疏。通达性及可进入性差,坑洼不平的乡村便道行车困难。

3.西部滨海地质景观区

该景观区历史上曾是盛产著名沙井蚝的海上田园区,如今海水遭受污染已不能养蚝,水乡秀丽的自然景观亟待恢复治理。

4.其余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群)

其余各地质遗迹景观点自然生态环境差,人类工程活动影响强烈。

(三)旅游环境评价

宝安区的地质遗迹景观资源是深圳市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市作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其旅游业的迅速发展必将为该区地质遗迹景观资源的开发带来勃勃生机。此次调查评价的羊台山、凤凰山和阿婆髻山3个花岗岩地质地貌景观区,都是深圳市有名的山岳旅游资源分布区,其中羊台山“羊台叠翠”是深圳八景之一,凤凰山是名胜古迹“新安八景”之一,阿婆髻山则在民间流传着动人的故事。“深圳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都对这些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了功能定位,提出了导向性的旅游开发程式。例如羊台山片(景)区,其发展目标是建成面向市民和港澳台游客的,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大型郊野绿色生态休闲基地;凤凰山则将重点打造成宗教人文名胜古迹区,同时结合铁岗水库等周边地区,打造成服务于城市中心的郊野型明山净水生态区等。深圳旅游总规划实际上已将该区的地质遗迹景观纳入了深圳市大的旅游环境,其客源市场及旅游开发市场潜力无疑都是很大的。从旅游资源的构成上看,宝安区高品位的花岗岩地质遗迹景观的发现,又从地球科学的角度为深圳旅游市场开拓出一个极富感染力的资源平台。地质遗迹景观厚重的科学文化内涵必将打造成非同凡响的旅游文化产品,从而有力地推动深圳旅游业的发展。

四、龙岗景区

(一)定性评价

龙岗景区(除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外)地质遗迹景观类型多样,丰富,特色突出,品位较高。其中古火山遗迹和海岸地貌占主体景观地位。

1)坝光笔架山上侏罗统梧桐山群火山岩系是莲花山火山喷发带的组成部分,隶属于浙闽粤中生代火山活动带的粤东火山活动亚带,是库拉-太平洋板块向欧亚大陆板块俯冲的产物,至今完整地保存着火山喷发形成的火山穹窿以及火山锥和以酸性熔岩、火山碎屑岩为主的岩石类型及其结构构造(石泡、流纹、气孔和球粒等)。真实地记录了库拉-太平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留下了浙闽粤火山活动带的发展和演化的历史遗迹。

2)海岸地貌分为海积和海蚀地貌两大类。海积地貌以沙滩-沙堤-澙湖组成的障壁海岸地貌为主,另有砾滩、泥滩以及混合类型的海滩。站在邻近高处眺望,由沙滩-沙堤-潟湖3个微地貌组合景观尽收眼底,一览无遗。海蚀地貌类型齐全,往往成群出现,有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穴)、海蚀柱等,相互共生形成了五彩缤纷的景观组合,蕴含着各类海蚀地貌的成因及其发展过程,既丰富了海蚀地貌的内容,又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

3)龙岗区地质历史上有4期花岗岩侵位,有代表中压型的动热变质带,断裂构造方面的韧性剪切带和脆性断裂带,还有大理石矿带及采矿坑等掩映在层峦叠嶂中,漫山遍野,给人以感叹大自然神奇的力量。

(二)定量评价

根据《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和《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建设技术要求和工作指南(试行)》的有关精神,此次地质遗迹调查的评价包括景观自身价值评价和环境条件的评价。自身价值评价主要考虑地质遗迹景观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稀有性、历史文化价值、自然完整性等五项指标。科学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和景观组合的典型价值或代表意义,按其科学价值将地质遗迹划分为国家级、省级和市级;美学价值包括科学美和自然美,尤以自然美更为重要,自然美包括地质景观的形象美、色彩美、线条美、结构美、视觉美、听觉美、嗅觉美、动态美、静态美等。地质遗迹的稀有性,系指地质遗迹景观在国内外的罕见程度,罕见的地质遗迹景观一般对于广大公众都具有强烈的吸引能力。历史文化价值是指具体的景观群或景观点上所附着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它在地质科学史上的意义。自然完整性是指在经历漫长的地质历史演化时期后,受到人为干扰的改变条件下,保存的完好和完整性。环境条件评价包括环境优美性、观赏的可达性和安全性。环境的优美性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占有较高的权重。这里所说的环境是指景观周围的自然环境,包括生态环境、地质环境、气候环境、水环境等。良好的自然环境不仅是开展旅游活动的必要环境条件,也是进行生态旅游基本资源和对象。安全性是指地质公园内,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现有地质灾害的发育程度以及对游客生命、财产带来危险的可能性。观赏的可达性是指地质遗迹景观的视野是否开阔和进入景观场所的难易程度。这也是制约旅游路线的重要因素。

龙岗景区地质遗迹景观的定量评价是在综合考虑这些指标的基础上,并参考旅游资源定量评价的层次分析法,采取分项进行评定,确定分值的高低,评出资源的品级。地质遗迹景观的等级分为五级。

1.一级(世界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90分,具有极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全球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具有国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具有国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景观或现象。

2.二级(国家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80分,具有很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大区域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具有国内大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具有国内典型地学意义的地质景观或现象。

3.三级(省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70分,具有较高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能为一个大区域演化过程中,某一重大地质历史事件或演化阶段提供重要地质证据的地质遗迹。

2)有区域地层(构造)对比意义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3)在地学分区及分类上,具有代表性或较高历史、文化、旅游价值的地质景观。

4.四级(县市级)景观高于或相当于60分,具有一般的地质遗迹价值点。主要要求是:

1)在本县(市)的范围内具有科学研究价值的典型剖面、化石及产地。

2)在小区域内具有特色的地质景观或地质现象。

5.五级(县市级以下)景观低于60分,具有较为普通的地质遗迹价值点。

各地质遗迹景观点的定量评价见表2-5-7

表2-5-7 龙岗区(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除外)地质遗迹评价结果表

从表2-5-7可知,全区调查的地质遗迹景观群中,有二级景观群12个,三级景观群13个。其中排牙山、笔架山、火烧天、马峦山瀑布、虎头角-廖哥角、横岗山仔下等12个二级地质遗迹景观群是具有全国性意义的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