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洛阳龙门除了石窟,还有什么好玩的
多了去了。
市内景点:
1、白马寺:开放时间7:30-17:30,票价50元(学生证半价),游览时间2小时,洛阳站公交56路到白马寺。
2、关林庙:开放时间:8:00—18:30,票价40元(学生证半价),游览时间2小时,洛阳站公交55路到关林庙。去龙门石窟的路上会经过关林庙。
3、丽景门、老城小吃街:全天开放,建议傍晚去,晚上比较热闹。老城地道洛阳美食:水席(,浆面条,不翻汤,豆腐汤,羊肉汤,果子油茶,回民垛子肉。洛阳站公交56路到老集站下车。站下车。
4、洛阳市博物馆: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 9:00--17:00(博物馆周一是闭馆的),免费参观,游览时间2—4小时。洛阳站公交77路到市博物馆。
周边景点:
1、栾川重渡沟:票价80元(学生证半价),2天行程,洛阳汽车站乘坐重渡沟专线3—4小时车程车票40元左右。
2、嵩县白云山:票价80元(学生证半价),2天行程,洛阳汽车站乘坐白云山专线3小时车程车票40元左右。
3、国家地质公园新安县龙潭峡:票价70元(学生证半价),1天行程,洛阳汽车站乘坐洛阳--新安县,之后转乘新安县---龙潭峡,车程2小时左右,车票25—30元。
二、洛阳博物馆开放时间十月一日放假不?
洛阳博物馆作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执行周一闭馆的制度,但2016年10月3日(周一)在国庆长假期间,为了庆祝祖国华诞,营造良好的节日氛围,也满足中外游客能够更好的参观洛阳博物馆,经研究决定,10月3日将正常开馆,10月10日恢复正常闭馆。
摘自百度网友,谢谢。
三、洛阳博物馆每天什么时候可以进去参观
每天早上不知道几点,大概是九点。下午4点半就不让进了。5点左右就清场。
四、今年洛阳那个时间段是牡丹花节?期间都有哪些活动?请问明白人。
2013年洛阳牡丹文化节是4月5日至5月5日,4月10日举行开幕式。
以下是2013年的官方花期预测
预计市内牡丹观赏园早开品种初花4月5日左右,盛花4月7日左右;中开品种初花4月9日左右,盛花4月13日左右;晚开品种初花4月15日左右,盛花4月18日左右。市区道路、广场及洛浦公园内牡丹初花在4月4日左右。
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赏花启动仪式定于4月4日上午9时举行。启动仪式将以九色牡丹为亮点,营造欢庆的节日气氛。
下边是一张图片,上边包含了主要活动的内容和时间:
还有一张是“河洛欢歌”的时间安排
图片可以另存放大。
很高兴为您解答,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你。
有不明白的可以追问!如果您认可我的回答。
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回答】按钮,谢谢!
如果有其他需要帮助,您可以求助我。谢谢!!
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主体活动(一)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开幕式时间:4月10日晚8时至9时20分地点:洛阳歌剧院(二)第三届文化部推荐优秀剧目洛阳展演月活动时间:4月12日至5月10日地点:洛阳歌剧院(三)2013中国洛阳国际牡丹高峰论坛时间:4月9日至11日地点:洛阳雅香金陵大饭店(四)“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国际摄影大展时间:4月15日至5月5日地点:洛阳博物馆(五)全国牡丹画精品展时间:4月10日至4月22日 地点:洛阳美术馆(六)第二届洛阳·中国名花展时间:4月1日至15日地点:洛阳国家牡丹园(七)全国第二届篆书展时间:4月26日至30日地点:洛阳博物馆(八)第一届“洛阳龙门杯”中国围棋棋圣战时间:4月19日至27日地点:洛阳棋院(九)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投资贸易洽谈会时间:4月11日至12日地点:洛阳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十)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签约仪式时间:4月12日地点:洛阳华阳广场国际大饭店(十一)第3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时间:4月5日至5月5日地点:洛阳周王城广场、各县(市、区)分会场
五、最早的围棋典故
围棋作为中国的国粹,在中原留下了大量遗存,图为洛阳出土的宋代女子对弈画像砖。
11月4日,洛阳围棋博物馆馆长王潼玲(左一)探望吴清源先生。
11月30日,围棋泰斗吴清源先生辞世。消息传来,身在洛阳的王潼玲百感交集。
就在月初,身为洛阳围棋博物馆馆长的她,刚刚赴日本小田原市拜访过吴清源。吴老坐在轮椅上,虽然已不能说话,但人很精神,双手捧着王潼玲为其送去的三彩瓷盘像,饶有兴趣地端详了很久。
那是洛阳陶瓷大师郭爱和亲手给吴老烧制的画像。
其实,中原棋界与吴老的交集很早就有了。论老一辈,已经过世的“中原棋王”陈岱上世纪20年代即结识吴清源,后曾书信来往,兄弟相称;论年轻一代,洛阳围棋国手周鹤洋赴日期间,亦三次在吴老家中摆棋,切磋讨教。
吴老去世后的第12天,我在洛阳围棋博物馆,坐在王潼玲面前听她讲述这段近在咫尺的故事,恍然间,觉得自己跟这位20世纪公认最伟大的围棋手,也只隔了一个人的距离。
此次我到洛阳,是来寻访古代棋类游戏遗存。
中国古代棋类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很少有人注意到,河南在古代棋类史上的重要地位,就像很少有人知道,河南围棋界跟吴老也曾有过这么多渊源。
从发源至今,中国棋类游戏演变出许多种玩法,围棋、六博、象棋、双陆、弹棋、塞棋,不一而足,也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棋具。其发展高峰,主要是东汉、两晋南北朝和唐宋。作为当时中国经济文化中心地带的河南,留下有关博弈的大量人文故事和实物遗存,几乎是必然。
今人也许知道河南有象棋文化之乡荥阳,有围棋“百段之城”洛阳,却可能不知,有关围棋的最早典故“举棋不定”,发生在春秋时期的濮阳;汉代正面肯定围棋的第一部专业著作《弈旨》,为班固在洛阳写就;现存最早的与现代围棋盘规格完全相同的隋代19道棋盘,出自安阳;较早为围棋确定九品等级的《棋九品序录》,为东晋南阳人范汪所著。
而孔子、韩非、曹操、曹丕、建安七子、竹林七贤、拓跋宏、杜甫、邵雍、赵佶等一大批在河南游历生活过的圣贤、隐士、官员、帝王,或以棋明理,或痴迷手谈,或留下咏棋诗篇,棋坛佳话连连。
这些还不够好玩。你可知,堂堂一代刺秦豪侠、鹤壁人荆轲,会因为玩六博棋跟人打架;宋国将军南宫万在商丘与国君下棋时连遭羞辱,一怒之下竟用棋盘砸死了国君;洛阳第一围棋高手范宁儿,曾奉魏孝文帝之命南下,与南朝高手王抗展开惊心动魄的对决……
可惜的是,我们的正史更热衷记载那些严肃的“大事”,曾经陪伴了国人成百上千年的棋类“玩伴”,不少却在不知不觉中灰飞烟灭,难觅踪迹,留下一座空棋盘,让今人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出古人如何耍乐。寻迹中原古竞技这组“博弈风云”,试图将曾经在中原大地上流行过的古代棋类游戏予以梳理,重现它们曾带给世人的快乐、苦痛与冥思。
尧造围棋,为了治治任性的儿子
围棋是最早的棋类游戏之一,古代专属名称叫做弈,它是怎么来的,恐怕没人能说得清。有现代学者认为,其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河图洛书和周易八卦,但这三样都玄之又玄,无论哪个解释起来,可能都不止八篇十篇博士论文。翻看古籍,倒是古人轻而易举就把这个问题打发了——古人是怎么说的呢?
古人很喜欢给某样事物安排一个造物主,比如仓颉造字,有巢造屋,围棋的发明专利,则被套在了尧和舜的身上。
先秦古书《世本》中说:“尧造围棋,丹朱善之。”丹朱是尧的儿子,老子发明围棋,儿子擅长为之,这是有关围棋起源最早的记载。这种说法,在古代流传甚广。以致到了西晋,长居首都洛阳、爱好围棋的大才子张华也相信这种说法,将其收入自己所著《博物志》中,但张华下笔时,又多添了两句:“或云:舜以子商均愚,故作围棋以教之。”
于是,围棋起源至少有了两种说法,一是尧发现长子顽劣不堪,十分任性,想治治这孩子,便发明围棋让儿子收收性子;二是尧的继任者舜才是围棋的专利人,他也是为了孩子,不同的是,他是因为自家孩子太笨,智商亟待开发。
舜的'目的不知道有没有达到,但尧肯定没有,不然他的大位八成要传给丹朱。野史中说,这丹朱倒真迷上了围棋,心收了,不跑出去野了,但还是不干正经事。尧看他依旧不成器,才把位置传给了舜。如此说来,不管围棋是这俩人谁发明的,围棋在古人意识当中似乎就是为了教育,这倒是与今天很多家长争着把孩子往围棋班里送一脉相承。
神话传说的内容毕竟还是荒诞了些,唐人皮日休就质疑过尧造围棋,认为这种高智商的游戏一定是诡诈的战国纵横家所发明。其实,围棋作为一种复杂的游戏,其起源必定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根据古代出土的围棋实物,考古学者们发现,围棋棋盘是从纵横11道、13道、17道,慢慢发展到今天的19道的。西汉以前,主要流行17道,唐代以后才定型为19道。显然,围棋的创造并非一蹴而就,棋子由少到多,着法由单一到多样,由历代人一点点完善。
有趣的是,到了近代,中国人还没把自家国粹的来历闹清楚,英国人却已言之凿凿,在《大英百科全书》中说:“围棋,公元前2356年起源于中国。”公元前2356年是尧即位元年,这是后人根据辛亥革命时期出版的《民报》上使用的黄帝纪年推算出来的。显然,它的根据依然是“尧造围棋”。
“举棋不定”,卫国宫廷斗争的“精神遗产”
比较可信的是,春秋时已经有了围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春秋时期,卫献公骄奢残暴,卫国大夫孙文子和宁惠子发动政变,将献公赶下台,另立卫殇公为君。宁惠子死后,儿子宁悼子与孙文子不和。此时,流亡在外的献公也有心复国,派人同宁悼子联系,承诺自己回国就让宁悼子掌权,自己不管朝政。
宁悼子当即满口答应,卫国大夫太叔文子听说后叹息:“今宁子视君不如弈棋,其何以免乎?弈者举棋不定,不胜其耦。而况置君而弗定乎?”这番话是说,宁悼子对待国君还不如下棋,随意行废立之事,怎么能免于失败呢?弈者举棋不定,将无法战胜对手,在迎立国君这样的大事上,更不能如此反复。
这就是成语“举棋不定”的来历,而事情的发展,正如太叔文子所料,第二年,宁悼子不听劝说,杀掉卫殇公,追杀孙氏,迎回献公,但不出两年,宁悼子就被献公的势力所灭,陈尸朝堂之上。
这是历史上有关围棋的第一次记载,时间是公元前548年。当时的卫国国都在濮阳,就是如今濮阳南郊的高城遗址。黄土已经深埋了宫中的血腥争斗,“举棋不定,不胜其耦”却成为宫斗的“精神遗产”,警示着后来人。
太叔文子说明事理时,拿下围棋来打比方,充分说明了围棋在春秋时期上层社会的普及。事实上,当时围棋和另一种棋类游戏六博并驾齐驱,最受人们欢迎,并称“博弈”。而博弈的大行其道,不仅诞生了中国第一位有姓名记录的围棋高手弈秋,也引起了孔子、孟子等圣贤的注意,并在后世引发了一场孔孟是否反对围棋的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