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福宫和中国故宫对比
景福宫和中国故宫对比建筑风格、文化内涵、规模和布局等等。
1、建筑风格
景福宫和故宫在建筑风格上有所不同。景福宫是朝鲜古代宫殿,其建筑风格具有浓厚的朝鲜特色,与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存在较大差异。而故宫则是中国古代宫殿的代表,其建筑风格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元素,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2、文化内涵
景福宫和故宫的文化内涵也有所不同。景福宫是朝鲜王朝的皇宫,承载着朝鲜王朝的历史和文化,具有独特的朝鲜文化内涵。而故宫则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承载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
3、规模和布局
景福宫和故宫在规模和布局上也存在差异。景福宫的规模相对较小,布局紧凑,体现了朝鲜王朝的简朴风格。而故宫的规模庞大,布局严谨,体现了中国古代皇宫的宏伟气势。
北京故宫的建造过程:
北京原本是燕王朱棣的封地。靖难之役以后,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京;被强令迁入北京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京皇宫和城垣。朱棣先派出人员,奔赴全国各地去开采名贵的木材和石料,然后运送到北京。光是准备工作,就持续了11年。
二、韩国的古建筑有什么特点?和我国古建筑区别在哪里?
1. 在中国的北京,有一座明清时期的城堡,一直保存到现在,被大家称作故宫。实际上,在韩国也有一个故宫,称为景福宫,比在中国的故宫的发生还要早十一年。
2. 自然很多人都不清楚,韩国的这一故宫的知名度,因为这一故宫和在中国的故宫对比,知名度要差许多。景福宫的占地,也仅有北京市故宫的一半,修建于公年1395年,但是这一城堡,却是韩国五大宫之首。
3. 那时候韩国都还没单独,还归属于是朝鲜,在明朝时期,朝鲜是在我国的藩属国,遭受在我国的管控。那时候朝鲜对明代,也十分的忠诚,为了更好地表明自身的忠诚,因此 在明洪武二十八年修建了自身的皇宫景福宫,参考的便是那时候大明朝郡王官邸的规格型号。
4. 景福宫的占地,比郡王府的占地大一些,其他规格型号,都是依照明代小于亲王一阶,郡王的规格型号来修建的,用的都是郡王常用的墨韵色。在我国的宫廷,那可都是杏黄色屋面瓦修建的,彼此之间也有非常大的差别。
5. 那时候朝鲜没有自身的中国汉字,都是学习培训中国汉字,阅读书籍也都是汉代的书本,就连皇宫的名称,都是来源于《诗经》这本书,因此 称为景福宫,很像大家宫廷里边一所城堡的名称。
6. 景福宫只在朝鲜半岛花园有名,但当今世界,并没什么知名度。尽管修建时间早于北京市故宫,但古代历史,压根没法和北京市故宫对比。实际上也是由于,韩国的历史时间,能够说成较为不幸。
7. 自打轮做这一景福宫完工,在一百五十多年以后,就被一场走红给烧燃了,之后就又逐渐重建。之后1592年的情况下,日本侵入了朝鲜,因此 在这次作战中,景福宫又令人给焚烧处理了。
8. 之后一直到1865年的情况下,才有强权一声令下再度修建,结果也是出现意外不断,可能是遭受了诅咒吧。直至1910年的情况下,日本占领了韩国,把半个景福宫都拆下来,创建了朝鲜总督署。
9. 之后韩国单独,拆了总督署以后,在2010年的情况下,才又修建了景福宫,但是这个时候,这一景福宫早已算作如今的一个旅游景点,并不是一个文化艺术名胜古迹了。
10. 非常值得一说的是,景福宫上用的大部分都是中国汉字。韩国人去参观考察的情况下,还得找一个汉语的导游员。韩国人去玩自身的故宫,却不明白文本,也是很搞笑的。
三、光化门的牌匾争议
在2005年开始的景福宫整修工程中,光化门牌匾在原址复原光化门的同时进行了重新复原。
2010年2月,韩国文物厅在通过文物委员会会议决定复原古代朝鲜时期制造的汉字牌匾。此牌匾是古代朝鲜高宗时期负责重建景福宫的武官任泰瑛所写。文物厅以古光化门的照片为基础,在7月27日完成了牌匾的雕刻。
2010年7月31日,韩文学会和韩国字文化协会等团体的20多名会员在首尔世宗路政府综合大楼正门召开记者招待会,他们表示:“在光化门广场矗立的世宗大王铜像后悬挂汉字牌匾,这是对韩文的侮辱。”他们强调:“起‘光化门’这个名字的也是世宗大王,光化门所在的大街也是世宗路”,“韩文牌匾是21世纪的时代精神”。世宗大王是韩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在他统治时期创制了韩文。
“正确认识朴正熙国民团体”等也在同一天在文化观光部前举行记者招待会,称:“挂在光化门近40年的前朴正熙总统亲笔题字的牌匾是珍贵历史的一部分。”他们称:“写有朴前总统题字的韩文牌匾在2006年被撤下来,这是卢武铉政府时期进行的‘抹去朴正熙总统痕迹’的一环。” 2010年8月15日是韩国的光复节,部分韩国市民团体主张把将在光复节公开的光化门牌匾改成韩文” 。
韩国文物厅宫陵文物课长金元基(音)解释说:“首尔市5处宫阙中没有一处挂的是韩文牌匾”,“虽然我们尊重韩文的优秀性,但原则是尊重文物的原型”。
“光化门复原研究委员会”的崔恩哲教授说:“高宗时期使用汉字,我们以此为基础寻找到朝鲜王朝时期著名将军任泰瑛书写的这3个字,字迹中带有大将风骨,很符合光化门的风格。”
2010年11月该牌匾在被发现有裂痕,因此重新制作。在此过程中,韩文团体考虑到光化门所处的世宗路的象征意义,主张牌匾上应该使用韩文文字。文物厅就此开展了2年多的舆论调查并召开听证会,并通过第一和第二轮讨论会收集了各方意见。
2012年12月27日,韩国文物厅文化遗产委员会在国立故宫博物馆举行了史迹、建筑、动产和近代文化遗产4部分联合会议,决定在新制作的光化门牌匾上继续沿用高宗重建光化门时训练大将任泰瑛(1791-1868年)所写的汉字。当天的会议上,文化遗产委员会的委员们一致认为,韩文牌匾不符合复原文化遗产的精神。制作光化门牌匾从属于复原“故宫”景福宫的整体大框架,因此,牌匾应依照重建时任泰瑛所书写的文字进行复原。